第842章 甄·大自然搬运工·国科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在救灾的这段时间里,甄国科并不是一直在轵邑县这边待着。 事实上,他也没办法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不动。 春城那边双赢商行的各个仓库里面的物资都需要定期补充,穆铁成收购的茶叶、药材等物资也需要带走; 塔山驿站那边新鲜的鱼蟹,还有各种干海货也需要定期运回主位面,交给自己的渔业公司卖掉; 倭国的大阪每隔一段时间也需要去一趟,买走藤本一雄帮他收集到的金枪鱼和帝王蟹; 米国那边同样也要定期露面,给金山市的仓库里补充化妆品和丝袜,还要去自己药厂偷偷补充各种维生素原料。 甚至他还戴上黄初亮的面具,从杨村驿站去了山河大学一趟。 毕竟第一批招收的学生快要来报到入学了,他这个名义上的出资人,总要露上一面,让从春城赶来的诸多教授和学生们安心才行。 他的摊子实在是扯得太大,很多事情又不能假手于人,就只能这么辛苦地跑来跑去,忙个不停。 在收购蝗虫和招工的工作进入正轨之后,甄国科就把绝大部分的事情交给了杨秀芹来处理。 他自己除了每天把需要的救灾物资转移过来,并且到娘娘滩那边转上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突发状况之外,其余的时间都会回到山中的仓库里,然后传送到其他的地方去处理事情。 当然,这些平常已经做惯了的事情,大多数都是只需要他露面即可,实际上也占用不了他太多的时间。 这一两个月他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自己建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入海口附近的雨林里。 甄国科从其他的几个仓库里,转移来了自己储存的大批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然后把空闲着的所有安保都雇了过来,让他们在这片无人的密林中进行了一项颇为声势浩大的工程。 安保们按照他的吩咐,在雨林之中挖出了一个近万平方面积的百米深坑,还在亚马逊河上开了个口子,挖了一条几百米长的运河,把亚马逊河跟这个深坑连接在了一起。 即便是有大型的挖掘机来帮助施工,这个深坑和运河也都很不好挖,因为距离亚马逊河太近的原因,这里的地下水水位非常高,在挖掘的时候不停出现大量渗水的情况。 如果不是甄国科事先安排安保们围绕着这个深坑建了一圈砖墙,并且盖了两间砖房,直接把这片区域绑定成仓库,使得自己有能力不停地把渗出的地下水转移到塔山驿站排入塔山湖中,这个坑根本就没办法挖到百米的深度。 说不定挖到十几米深的时候,里面冒出来的水就把施工的安保们连同挖掘机一起给淹没了。 但不管怎么样,在9月初的时候,甄国科总算是带着安保们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 随着运河的彻底贯通,大量的河水开始迅速地灌入了运河,然后不停地流进那个深坑之中,不过十来个小时时间,近百万立方容量的这个深坑就被灌满了大半。 甄国科传送到塔山驿站试验了一番,发现自己确实可以使用仓库的转移功能,把这个深坑中的水全部转移过去排入塔山湖中之后,终于放下心来。 从此之后,他也算是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水来源了。 亚马逊河流量极大,每秒钟都有二三十万吨的淡水白白地排入大海,实在是太过浪费。 华国的中原地区却因为大旱,众多河流大半干涸断流,很多地方简直是滴水难求。 真正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自己当一名大自然的搬运工,搞一搞亚水中调,损有余而补不足,有何不可? 唯一麻烦点的就是,如何合理地让这些淡水出现在中原地区,并且流向自己该去的地方罢了。 9月10日夜里,甄国科带着安一、安二和佣八,悄悄地驾驶着冲锋舟来到了黄河南岸,向洛城附近的嵩山方向赶去。 因为有着多林寺和众多古迹景点的存在,甄国科在主位面的时候曾经多次前往嵩山一带游玩,多少对这里的地理状况有一些了解,知道这里是中原省内许多河流的源头。 重要的是,因为黄河河床太高的原因,这些发源于嵩山的河流并没有流入近在咫尺的黄河,而是一路向东南方向流去,最终汇入了淮河之中。 这些河目前早就干涸断流,而他们所流经的地区,也恰巧是这次旱灾最为严重的区域。 甄国科琢磨着只要自己在嵩山上找地方把来自亚马逊河的水放出来,这些淡水多半就会汇集到众多就存在的河道之中,然后一路流向中原各地。 这么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他自己也弄不清楚,更不好跑回主位面去找专家咨询。 但他琢磨着无论怎么样,情况也不可能变得更坏了,在大旱的时候有水总比没水好,说不定真的能救一些人、缓解一些灾情呢。 甄国科在嵩山里面转悠了一整天,终于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半山腰处发现了一个山洞的洞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