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赵志出击(二) (第1/2页)

1月11日,倭国第24、25两个师团先后乘坐火车沿着京绥线来到大通,准备继续南下太源时,因同蒲铁路北段被晋察冀根据地下属部队破坏严重,短期之内无法修复,只得改为分兵徒步前行。 晋察冀根据地并未对这支兵力强大的鬼子援军进行正面阻击,而是通过在沿途布设大量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并抽调了大批的神枪手和60mm迫击炮,对鬼子的侦察兵和排雷的工兵部队进行伏击。 鬼子对这种打法极不适应,如果放任地雷不管的话,动不动就会出现士兵被炸断腿或者汽车、坦克被炸趴窝的情况,对士气损伤极大。 如果老老实实排雷的话,因为他们的探雷器敏感度不够,根本就发现不了主要材料是塑料制成的地雷,靠工兵用探针排雷的话,速度极慢不说,还很容易遭到根据地战士或者游击队员们的偷袭,造成死伤。 如果他们能够像米国那样财大气粗,用大炮或者飞机先把前方的路面炸上一遍,倒是能清除大部分的地雷,只是可惜他们也是穷鬼,舍不得这么浪费珍贵的炸弹。 鬼子倒不是没想过再去抓华国百姓帮自己趟地雷,但晋察冀根据地早就吸取了教训,早早地就把鬼子经过地方的百姓们迁到了深山之中躲避,让鬼子们根本找不到地方来抓人。 所以从大同到太源这段路,这些鬼子走的极为艰难,两天时间下来,最快的一支前锋部队也不过是前进了不到40公里,还收获了上百名断脚断腿的重伤员。 原本气势汹汹进关打算给无能的华北派遣军看看自己厉害的四万多名关东军,这才意识到边区的部队有多难对付,士气开始飞速下降。 待在燕京城中的冈村宁次,原本计划着等这两个师团抵达太源,开始对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进行大举扫荡之后,自己也指挥着华北平原上的鬼子发动全面反扑,以便牵制根据地的兵力。 但在收到两个关东军师团进展不利的消息之后,他有了种不祥的预感。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克制根据地这样打法的有效办法的话,恐怕不光自己围魏救赵的计划不能成功,说不定就连关东军的这两个师团,也很难从晋省全身而退。 这样的话,他被困在众多城市之中的华北派遣军怎么办?倭国跟华国的这场仗还怎么打下去? 冈村宁次心里清楚,如果这一次不能彻底击败边区方面主力部队,破坏掉晋省根据地已经建立起来的众多工厂的话,恐怕以后将再也没有机会来获得对华战争的最终胜利。 按照边区方面惊人的成长速度和对华国百姓的动员能力,等他们消化掉华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和人口之后,恐怕倭国倾尽全力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冈村宁次一边给24、25师团发电报,要求他们不惜代价尽快赶到太源,以便尽快发起对根据地总部一带的清剿,一边给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雄发电报,催促他把剩余两个答应派来支援的师团进攻送到关内,以便开展他的华北地区大反攻计划。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梅津美治雄也正在对东北突然开始恶化的局面焦头烂额,短期之内这两个师团肯定是派不出来了。 1月13日凌晨,赵志麾下的两路人马,一路摧毁了多个倭国人建立的开拓团和厂矿之后,在呼兰河和松花江交汇处的张庄会合,然后攻破了附近的五棵树兵工厂和松花江码头,炸毁、焚烧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物资,并解救出了数百名被强制劳役的华国工人。 当天拂晓时分,赵志亲自率领两个大队的兵力,携带20门迫击炮,了位于冰城南部的倭军机场,炸毁炸伤倭军飞机十余架。 只不过鬼子在机场的守军拼死抵抗,加上在得知机场遇袭之后,饭泽重二马上就派了一个大队的倭军乘坐汽车赶到增援,使得赵志这边一直没能成功地攻下这个机场。 等到从其他机场起飞的倭军飞机赶到战场,开始对参战的部队进行扫射和轰炸的时候,在前方亲自带领部队作战的赵志叹了口气,知道现在是到了撤回小兴安岭的时候了。 冰城周围的鬼子军队太多,他绝对不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否则很容易被围死困死。 毕竟现在他手上的兵力有限,还远远不具备跟几十万鬼子关东军死磕的实力,能够尽量闹出一点动静,让百姓们知道东北还有华国的部队在抵抗,让鬼子们不敢从东北抽调太多人去支援关内,已经是他这支关外孤军能够做到的极限。 只是可惜自己这次是没机会向华北战场的那些兄弟部队那样,彻底拿下鬼子的机场、抢走几架鬼子的飞机了。 “把刺拳都拿出来,给鬼子的飞机一个教训,二大队留下断后,其他的人准备撤退。” 当天中午,赵志开始以骑兵大队和配备了20多辆雪地摩托的一大队为前锋,开始沿着松花江向沐兰方向急速撤退。 饭泽重二原本还打算把赵志这支队伍拖在冰城,等到梅津美治雄派来的27师团赶到之后,再想办法围歼他们,却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