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续一口血 (第1/2页)

谢湛纳妾之后,照常上朝,他不是一个沉溺情爱女色的人。 为国事,谢湛是尽心尽力的。 他想让谢氏一族成为大黎的最顶尖的世家没错,但谢湛同样希望大黎可以在与平州的对抗中胜出,毕竟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在他眼里,大黎的危机也是显而易见的,平州,平州!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占据三州之地的平州,纵然小有气候,依旧无法和占据将近九州之地的大黎相比。 他们依旧不觉得平州一个女子主政的势力,能席卷天下,夺了大黎的江山。 谢湛不一样,他看到了平州的勃勃生机,还看到了大黎的暮气沉沉。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吕颂梨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坐拥三州之地,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谢湛正视了吕颂梨这个对手的厉害,同时意识到大黎面临的问题很严重。 但他也很清楚大黎目前还是有优势的,有可以力挽狂澜的资本,局势尚未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也就是说,他手里还是有牌的,打好了,未必不能赢下这一局。 太极殿 文武百官觐见。 丞相沈碗、太尉萧群、尚书令桑白卿、中书令左安民、度支尚书乌春玉以及御史大夫周承中、大理寺卿王元、太常寺卿李常春、军中参谋范阳等大臣依次进入,分成左右两列站着。 徐君凡站在左侧队伍中部。 皇位中间空无一人,皇上没有来上早朝,并交待了由谢湛这个兵马大都督暂领国事。 宋墨自打登基后,除了最开始的那段时间,后面上朝就很少有高兴的时候。 国事总是很烦心的。 他一来上朝,呈上的几乎都是亟待他决断解决的问题。说句不好听的,他上朝都有心理阴影了。后面国事有谢湛帮忙操持之后,他觉得还是待在后宫好。 谢湛总领国事之后,便在龙椅的下首左侧设了一座位,此时他就坐在这椅子上听政。 谢湛曾建议宋墨彻查一下大黎的人口,如今户政司才将数据汇报上来。 “据统计,目前大黎境内,国人只有一千三百六十九万了。” 听到这个数字,大殿里鸦雀无声。 记得上一次户政司统计人口的时候,还有一千八百多万人,将近一千九百万人的。 原来他们大黎已经被平州吸走了那么多人吗? 在座的官员,能在朝堂上混的,脑子都不笨,他们当然也知道人口的重要性。 徐君凡心说,这些人口倒也不是全被平州吸走的,至少北境和凉州近百万的人口是大黎自己放弃的。 谢湛说道,“诸位都是大黎朝廷的肱骨,如今大黎人口流失很严重,各位有何意见或者好的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 有大臣建议,“启禀大都督,可以请皇上下令,限制各地路引的发放,通过这个手段,来限制人口流出。” 乌春玉不同意这个观点,“不行,不能这样做。” “此法治标不治本,一旦用上这种办法,老百姓将失去活力,大黎的经济活动也会遭遇打击……” 有大臣提议,“可以在与平州接壤之处多设关卡,再收重一点的过路费,最好能以此打消国人前往平州的打算。” “这个法子好,别忘了沿海地区也要用上这样的法子,防止国人乘船前往平州。” “咱们还可以……” 大臣们各抒己见,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国人前往平州的行为进行严厉酷刑的。 “范参谋,你有何建议?”谢湛点名。 范阳心中叹了口气,出列,“要减少人口流失,朝廷的举措必须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沐浴到皇恩才行,比如减免赋税,免除徭役等等。” 谢湛点了点头,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 乌春玉还是不同意,这样势必会影响大黎的税收。本来今年大黎的盐税就收不上来,国库捉襟见肘。 这个问题议到最后,都没能找出有效的解决之道,谢湛只能暂时搁置,后面再议。 下朝之后,谢湛乘坐马车回府。 经过点心楼,他去买了妻子喜欢吃的点心。 他虽然娶了两房贵妾,但他还是希望后院和平的。 他回到之后,让人将点心送到主院去。他人没过去,不过已经传话说晚上会过去用晚膳。 随后,谢湛让人将心腹臣属都请来。 范阳是最先到的,应该说下朝之后,他就没回去。他猜到了大都督心里的某些想法。 谢湛见到范阳来了,当即说道,“大黎人口流失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不然不止税源有问题,连兵源都成问题。” “而且大黎人口流失已经形成了一种势,大黎必须重拳出击,才能止住这股势头。” 谢湛很清楚,要减少人口流失,必须严明法度,法不阿贵。 必须要让平民感受到公平公正,这是最快扭转老百姓对朝廷观感的途径之一。 最好还能降低赋税,轻徭薄役。 现在大黎这情况,要么是继续这样的税制,老百姓难受;要么是对世家以及中产动手,清查其土地和隐匿的人口,世家以及中产难受;要么是让老百姓轻徭薄役,也不对世家中产动手,如此一来国家收不上税,国家难受。 三方,总有一方日子不好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