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柳暗花明(三) (第1/2页)

好书推荐: 重生济颠也修仙

刘逸文连忙走到这卷帛书前,又仔细地阅读起来。他小声地从头开始念道:“杜公酒,采血灵芝入曲,选银牙米发酵,以火成酿。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香,不干不燥,余味绵绵……”

“咦!”他难掩心中的讶异,轻呼了一声。心忖道:刚才所见明明不是这种酒方啊,而是一种叫做古贡春的灵酒。难道是自己的眼花了?

他摇摇头,努力地回想着初见这卷经文时的样子,确定上面记录的是古贡春。

杜丰似有所觉,将手中的竹简一合走了过来,询问道:“刘兄,可是有了发现?”

刘逸文指着木案上的帛书道:“刚才杜兄进来时,可有读过这卷酒方?”

杜丰欣然道:“当然读过,是一种叫做古贡春的灵酒古方。我当时大略看了前几段,怎么了?这酒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刘逸文兴奋地道:“果然如此,我还以为自己记错了!杜兄再请仔细看看!”

杜丰一呆,俯身从头开始浏览起来。他一边看一边不住色变,抬头朝刘逸文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道:“怎么回事?杜公酒!”

刘逸文智珠在握道:“看来杜兄也发现了,此帛书上的内容已经变了,我想这层的玄奥应该就在此卷帛书上了。”

有了之前的经历,杜丰对眼前这位道友生出了几分佩服之心。无论是心智还是胸襟均非寻常,动了结交之心。

杜丰将帛书拿起来,在手中细细打量,可惜没有发现特别之处,就递给了刘逸文。后者也无发现,将此物放回了原处。

两人注视着这卷帛书约有一盏茶的功夫,但是上面的文字再未发生任何变化。

正当两人有些不耐时,帛书上的墨迹如同被鲸吸一般,汇聚到中央处成为一团。然后又似烟花般迸裂而出,均匀落在帛卷上。凝神再看,赫然又是一篇灵酒配方。

这整个过程不超过一个呼吸的功夫!刘、二人心中暗暗称奇!

杜丰大喜道:“快看,又变了!朱凤灵酒!”

如此每隔半个时辰,帛书上的灵酒配方就更换一次。两人凝神用功,想从酒方上得到些启发,不过就这样七、八次后这帛书仍只是不停变化着。

杜丰神色渐渐有些焦急,道:“不会就这样一直更替下去吧!若是有个百多种,还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呢?”

刘逸文心中直犯嘀咕,这几种酒方他已仔细瞧过了,没有任何异样,只是普普通通的灵酒制法而已。难道自己猜错了?

正待冥想苦想之际,酒方又变化了,他习惯地轻声念道:“灵酒勾调之法……”读到此处,他稍微一滞,这一篇似乎不是灵酒配方啊!

刘逸文心中一震,接着念道:“以上十二种灵酒按照特定比例兑于一体,其色、香、味、格,都会大有提升,另有神效。吾将勾调之后灵酒称为增元灵酒,乃是晚年时偶然得之。此法有去除杂质、协调香味、平衡酒体、提味增灵的效果……”

刘逸文越看越惊,自他了解酿酒来,从未听说过“勾调”一词。这突如其来的构思打破了以往他对酒的认知,不由自主的往下读起来。

而杜丰早已俯在木案,时而沉思,时而异彩涟涟,已然沉醉其中。

这酒方后面还介绍到:所谓勾调,绝非是胡乱的将几种灵酒混合在一起,而需要严格的把控酒的种类与比例。好酒与次酒勾调,可以变美酒;次酒与次酒勾调,亦可以变美酒;好酒与好酒勾调,比例不当,酒性、气味不合,也可成次酒。

要勾调出一种新的美酒,不光要对酒性有深刻的认识,还需要长久的尝试。发酵生香、蒸馏提香、勾调塑型,此法可谓酒道的点睛之笔。

通篇看完,刘逸文已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勾调”这门新工艺为他又打开了一扇大门,重新认识了此道玄妙。次酒与次酒相合亦成美酒,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以往风味不佳的酒均能派上用场:味杂能调,味苦增陈,味涩添香,味糊、霉、糟均可用来搭酒,就看你如何搭配了。

这好比画师一样,各种酒就是基本的颜料与工具,普通画匠只能作出一般画作。但同样的东西到了宗师手里,就可能成就旷世名作。

这才是真正的酒道,有了这种新思路,便能打破桎梏,推陈出新。是他们以前从未想过的!

两人呆愣在当场足有半刻多钟,杜丰才叹服道:“先祖之智果然奇绝,这勾调之法实乃酒道之魂也!”

刘逸文心驰意动,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尝试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