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疯狂反扑的日本人 (第1/2页)

抗战时期,从1938年9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首次空袭云南,至1944年12月26日最后一次空袭,云南人民遭受日机野蛮空袭长达6年多。

在日寇的轰炸下,云南人民以其不懈的民族精神,也在空中与日本空军展开空战。

从1921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云南已有24个飞机场,遍布于滇南、滇西和滇东各地。

抗战爆发后,地处大后方的云南成为滇缅战场和滇西抗战的最前线。为适应战争的需要,云南对原有的24个机场进行改扩建的基础上,又另行新建了28个飞机场。

创造了机场数量、质量均为全国第一的奇迹。

隔天上午,陈纳德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中国情报室来电报告,发现10架日本轰炸机正飞越缅甸与云南边境,向保山方向飞来,沿着这条航线,它们在1小时后就能飞抵。

日本飞机每次都是沿着这条航线轰炸滇西防御重地。

开始时,他们还有一些战斗机护航,但经过几次轰炸,他们没有发现中国飞机升空拦截,于是胆子变得越来越大。

最近几次,小日本竟然放弃战斗机,只派遣轰炸机执行任务,在深入中国内地的漫长旅途中,他们都不进行飞行编队,只是按照自己喜好,大摇大摆地任意飞行着。

得知情报,陈纳德命令士兵在机场的报警旗杆上升起一个气球,并命令不当值的中国空军8架40做好战斗准备,由小山子率领,担任警戒任务,作为预备队,静候在怒江上空西边空域,断绝日机返航的后路。

与此同时,援华飞行员中队担任主攻,一分队8架40由麦克率领,充当第一纵队,二分队8架40由胡清远带领,承担后援。埋伏在城市外围敌人必经之路,一旦敌机到达,进行攻击。

一声令下,飞行员们戴上头盔,穿上厚重的飞行夹克,跑向自己的飞机。

此时此刻,他们聚在一起,等待着机械师为战斗机做临战前最后一次检修,新飞行员开着玩笑,掩饰着自己紧张而不安地心情。

就在这时,报警旗杆上的第二个气球突然升起,他们爬进座舱,迅速地检查仪表板上的各种开关和标度盘,系上安全带,背上降落伞包。跑道上,地勤人员也忙碌起来。一些人把停在上面的卡车开离机场,隐藏到炸弹炸不到的安全地带,另一些则忙着把那些还没修好的飞机推到专门搭建的土垒后,以防弹片的破坏。

一道红『色』的闪光划破天空,这是飞机起飞的信号。

此时此刻,机场上空『荡』『荡』的,不见人影。高天翔把节流阀向前松开,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在接近尽头时升离地面。

随即,高天翔收回起落架,让飞机向上爬,昂蓝天白云之间响起飞机划破空气的咝咝声。

片刻之后,战机飞至2500米的高度,忽然之间一块蘑菇状的云彩飘向战机。于是,他转动『操』纵杆,让飞机从它的边沿处掠过,云朵像一道帏幔把它裹住,挡住了高天翔的视线,什么也看不到,心里有些惊慌,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

在3000米的高度,高天翔停止爬升,抬头扫视了一眼四周,没有见到自己的同伴,他感到疑『惑』,难道自己搞错方位了?

随即,高天翔低下头,刚要对着电台呼叫,突然发现言天海的飞机在前方出现。

紧接着,陈爱民和甘新达也出现在左右两侧。

这时,他们看到了高天翔,然后放慢了速度。按照平时训练的战术,一前一后,组成两列纵队,猛扑敌机而去。

昂十一架战机在天空中盘旋着,飞行员们眼晴一眨不眨地盯着敌机飞来的方向。

不一会儿,几个像针眼一般的黑点出现在遥远的天际。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点越来越大,马达搅动的气流像波浪般涌过来

闻声,高天翔心一阵紧缩,用通话器呼叫,对身后担任掩护任务的言天海喊道:“来了,就在那边。”

“不对,那不像日本飞机。”言天海犹豫片刻,道。

话音落,他们有几秒钟的沉默。

说话间,敌机里他们越来越近机身上的红膏『药』清晰可见。

于是,高天翔大喝一声,道:“小鬼子,就是他们,去收拾这帮家伙。”

与此同时,日本飞行员也发现了中国战斗机,匆忙投下炸弹,就转身向河内飞去。

说时迟那时快,高天翔和言天海加快航速,紧紧追赶。

几分钟后,他俩追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