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华夏第一任问题特使 (第1/2页)

领导轻轻的扶了扶眼镜,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年轻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尤其是摄像机拍摄学员群里画面的时候,一个二个精神抖擞,都想在新闻联播中看到自己。 秦嘉庚心想,“坏了,我才从边境苦寒之地出来,岂不是又得......” 学校的课程,是十分丰富的,除了必修的第一课,政治课之外。 还请到学术前沿的教授为大家讲解最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秦嘉庚看来,一点也不落伍,即便自己知道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方向。 这些教授大多出自国家智囊团,本就是谋划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布局。 这也是华夏区别于很多国家的地方之一,就是制定一个长期基本政策,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路虽远行则将至。 秦嘉庚每一课都听的很认真,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知识。 倒不是说,马上就能学以致用。 但党校的格局,让这些学员的气质明显都发生了变化。 期间秦嘉庚被经济学大拿吴教授收为研究生弟子,这倒解决了秦嘉庚只有本科学历的问题,虽然本科是自己实打实考上的燕京大学。 除了学术教授外,还有各部委的领导来上课,其中好几个秦嘉庚都认识,比如水利部副部长林江河。 在党校培训结束的前几天,学员迎来一堂模拟实践课。 老师是外交部部长助理王国伟,这让学员们感到激动和新奇。 倒不是说副部级领导,看着激动,只是绝大多数干部都没有和外交部打过交道,基本上都是在新闻听到“抗议、谴责。” 王国伟的教学也很有意思,直接让学员们把桌椅拉成了圆圈形状。 每个学员面前都摆着一个国家的座牌,直接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向大家简易介绍了联合一些议事规则。 起初,大家只当做是一场游戏。 王国伟浓眉大眼,不怒自威,严厉的批评了几个学员,那辞令,就算是秦嘉庚有着加特林式机关枪的嘴也要甘拜下风。 大家才明白,外交不是想的那么简单,玩玩嘴皮子。 外交是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外交官的力量,来自祖国的实力,更极端一点,取决于大炮的“口径”和“射程”。 战争的本质,还是比谁的石头更大,谁的石头扔得更远。 但一个优秀的外交官,能在方寸之地,纵横捭阖,为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轮到秦嘉庚这组,秦嘉庚很有缘分抽到是华夏。 秦嘉庚在面对模拟遭受外部势力无端抹黑华夏时,果断霸气回击,“一个有礼貌的绅士,绝不会把自己的刀叉伸到别人的盘子,我们要告诉J国的参议长,你过线了,你了解华夏,你去过华夏吗,你知道华夏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实现总体小康吗?你没有发言权,华夏欢迎一些善意的建议,但拒绝任何无端的指责。” 王国伟频频点头,这风格怎么这么熟悉呢? 在模拟沙漠B勒国和Y色国冲突中,出现更为精彩的一幕。 首先是Y色国起身,绑架在场所有与会人员,为Y色国死的士兵和群众默哀一分钟。 超级大国M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站了起来,而秦嘉庚和付恒扮演的华夏和北极熊并没有起身。 扮演B西国的郑东坡,刚想起身,被秦嘉庚瞪了一眼,乖乖的坐下。 秦嘉庚在付恒旁边轻轻的说了一句话,付恒眼里冒出恍然大悟意思。 只见付恒代表北极熊国站了起来,“下面,让我们为在BY冲突中所有死去的生命默哀。” 这是秦嘉庚带头第一个站了起来,其他学员跟着站着了,就连M国也不得不同意,这叫道德制高点。 华夏和北极熊国两个常任理事国打了一场漂亮的外交仗。 接下来秦嘉庚的发言,更是振聋发聩,让王国伟好像真的置身在联合国的争论中。 真是一场难忘的外交情景模拟。 课程结束后,王国伟单独找到秦嘉庚。 秦嘉庚心里有点小小的害怕,“难不成,刚刚自己演得过于逼真,要交知识产权保护费。” “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边防团的党课,秦书记还是上得很深刻啊!” 秦嘉庚怕语言上得罪了这位风云人物,立马补充道:“外交是国防的尺子。” 王国伟哈哈大笑:“正是个小滑头,放心,我不是来找你问罪的,就是想问问你关于沙漠地区的看法,你刚刚在课堂上的表现,虽然偶尔离经叛道,但大的原则在,而且有些动作很有意思,连我有时候都想不到。” “您说笑了,我这只是投入您的课堂太深了。” 王国伟拍了拍秦嘉庚的肩膀,随后离开了党校。 3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同期学员里秦嘉庚关系最好的还是天府省的付恒和海角省的郑东坡,为数不多的副厅,更让人亲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