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数字化倒逼行政改革 (第1/2页)

杜明宇没想到秦嘉庚提名的是一位县委书记,正处级干部,这意味梁平安将升一级,从市管干部,晋升为省委管干部,副厅级。 “这个梁平安同志,有政法系统工作经验吗?” “没有,但他在绵市各部门、区县都几乎轮遍了岗,熟悉全绵市工作,由他来分管城市大数据运行和治理中心,再合适不过,只是因为没有政治资源,所以一直在处级干部的位置打转,工作能力,绵市的干部有目共睹,群众基础也不错。”秦嘉庚说出了梁平安最大优势。 “现在你不就是他最大政治资源?”杜明宇笑着调侃秦嘉庚。 “最大的政治资源,是书记您。”秦嘉庚可不敢在杜明宇面前摆谱。 “他不是绵市本地人吧?” “户籍地不是,只是在这里工作的时间长,从公安的有关规则上,是可以任职的,不存在回避的情形。” “行,现在钱到位了,人也到位了,半年后,我来检验效果,这个试点要迅速抓出效果。” “书记放心,这个试点,我亲自挂组长,半年后给您阅兵。”秦嘉庚立下军令状。 从杜明宇书记办公室出来后,已经是下午2点了,秦嘉庚顺道来到黄川云办公室,把刚刚和杜明宇书记汇报的成果,给黄川云再汇报一遍。 “我要是书记,我也会支持你这个数字化城市运行治理中心试点建设,这个政绩,确实很亮眼,全国独一份。” “那资金的事情?”秦嘉庚苍蝇搓手。 “你小子别想打多的主意,书记说的省里和市里各承担一半,那就是一半,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秦嘉庚叹了一口气,看来想从老黄这里打点秋风也很难。 一周后,在省委组织部找梁平安谈话后,梁平安心里激动惨了。 自己好像也没干什么,就整了一个应急演练方案,一下子就要上副厅了? 映川县领导班子,包括县长郭亚军立马变了一副脸孔,纷纷向梁平安表示祝贺,所有人都知道省委组织部考察谈话意味着什么。 而且就现在市里面空着的副厅级干部,只有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这可是真正的实权副市长,手握暴力执法队伍。 说句不客气的,梁平安要找他们算账,公安想怎么查就怎么查,谁的屁股是干净的。 梁平安则谦虚的表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做好手中的工作,尤其是要落实好秦嘉庚书记调研映川讲话精神。 梁平安当晚,就飞奔到秦嘉庚办公室汇报工作,一是汇报应急演练方案,二是向秦书记表达感谢,感谢秦书记的信任和厚爱。 “平安,从明天起,你就是市公安局党委书记了,至于副市长和局长的职务,还要经过人大选举。” 党内职务是可以直接任命的,行政职务,还是要经过选举。 “书记,坦白讲,我压根都没想到会是我。” “你的成绩有目共睹,群众基础也不错,只是遇上我晚了一点。”秦嘉庚笑着说道。 “能够跟着秦书记您,为绵市做一点点贡献,已经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书记,我不是在拍马屁,您也知道,像我们这类人,能走到正处级,已经是天花板,至于副厅级,想都不敢想。”梁平安动情的说。 “今天你不过来找我,我也会找你谈话,既代表我自己,也代表省委和市委。”秦嘉庚开始说正事。 梁平安听到秦嘉庚说代表省委,心中也是一惊,看来省委给秦书记,有任务。 “这是我写的绵市数字化城市运行治理中心方案,绵市是天府省唯一试点,省委杜明宇书记钦定,半年后要看效果,你身上的担子很重!” 梁平安接过秦嘉庚手中的方案,认真看了起来,只是初略的过了一遍,忍不住拍手叫好,“秦书记,这个试点实在是太棒了,对城市治理工作,简直就是全方位提档升级,我就怕自己做不好,达不到您的要求。” “这个运行系统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分成线上数字化,线下制度化,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用你丰富的基层经验,将城市运行管理,集成到这个中心,无论是政法委、公安的平安稳定工作,还是涉及到交通、城管等城市管理工作,都要做到在公安的那个大显示屏一张图展示,简单的说,你这个中心,就是绵市大脑,指哪打哪,可以任意抓取全市的数据。” 梁平安听后,久久不能平静,憋出一句,“以数字化,倒逼行政体制改革?” 秦嘉庚很是欣赏的看着梁平安,因为梁平安看出了这个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真正意义。 行政体制改革,是非常难的,就算是市委书记,也没办法去触碰现在规则机制运行。 历史上,改革的人,有几个人成功的,而且大都没啥好结局。 但数字化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完全不一样,因为要适应数字化效率,所有人、岗位都会变成数据,体制必须适应数字化,不然你就落伍了。 而市委书记就会稳坐“驾驶舱”,通过数字化,掌控全局,一目了然。 还有一点,这个数字化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就是秦嘉庚办的黄埔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