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1/3页)

在郑贤妃看来, 如今郑惠冉不得宠,最紧要的便是避开了俞皇后寻找下手的机会。比如让郑惠冉想方设法与晟广帝“偶然间”相遇,再比如,或是弹奏或是高歌,想方设法让晟广帝来寻郑惠冉。

不过, 当事人郑惠冉却不这么认为。

她觉得虽然要引起晟广帝的注意, 却也不一定避着俞皇后。要知道,俞皇后可是度量很大的。早先她得宠的时候,俞皇后非但没有说过她半分, 反而在她受人难为的时候会帮她开口说话。

甚至于她入宫那么久了,郑贤妃未曾表示过什么, 只口头称赞表扬她。而俞皇后却是什么珍贵稀罕的东西都舍得给她。

即便她再视金钱为粪土, 但在宫里头,打点人际关系、偶尔添点衣物偶尔改善伙食,这些一件一桩都是钱。她带进宫的那些又怎能够?

幸好有了俞皇后的那些赏赐。

有些特别别致的,她留下了自己用。有些则想了法子兑换成银钱。再者, 俞皇后心情好的时候也会直接赏赐些银两,这些更是能花用。

为此郑惠冉觉得俞皇后许是也不如郑贤妃说得那么不堪。

当郑贤妃再一次和她抱怨俞皇后行事不妥当,一定要避开其再说时,郑惠冉终是按耐不住了,压低声音和她驳斥。

“娘娘只道是她为人不好, 做事不妥。只是不知哪一个做得不好、哪一件看上去人品不佳?”郑惠冉不耐烦地道:“我倒是觉得娘娘甚好。能够避开她便好,如果真的避不开,倒也没甚需要特别注意的。”

郑贤妃轻哼道:“你果然太年轻了些。她的不好其实能让人看出来的?”

郑贤妃犹记得自己当年装病的时候, 俞皇后一次次阻了皇上的脚步,一次次让她不能与皇上私下相见之事。到后来,俞正敏更是过分,竟然还明目张胆地寻了借口让她在静雪宫里不能出去……

思及旧恨,郑贤妃气不打一处来,认真地与郑惠冉道:“你真的需得当心她。要知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哪晓得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郑惠冉听她一次次三番四次地提起这个话题,早就不耐烦了,摆摆手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不早就说了千八百遍?我又不是三岁小儿。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自然清楚。你与我说说陛下的系好便是。”

她入宫轻松,又轻易得了陛下的宠爱,所以和晟广帝相处的时候很是随意。

可就是因为太过随意了,所以她刚开始并未特意去揣摩帝王的喜好,也没刻意地去附和他、没特意去记下他习惯的一点一滴。

待到往日皇上的宠爱淡了,她想要借了那些细处来寻到重新靠近皇上的法子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并未真正了解过这个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她才不得不寻了郑贤妃找办法。只因郑贤妃很了解晟广帝。毕竟是跟随了几十年的人,又怎能不晓得他的喜好?

当初是郑贤妃帮助她入了宫,如今她也想靠着郑贤妃继续上位。

谁知往日里清高淡雅的姑母如今竟然成了个絮絮叨叨的妇人,如老太婆一般爱碎碎念。

郑惠冉不耐烦和郑贤妃继续掰扯这个问题,故而催促郑贤妃继续说下去有关晟广帝的事情。

郑贤妃到底是在宫里那么久的人了,怎会看不出侄女的敷衍之一?

想到自己把冀符的前程、兄长的前程还有郑家的未来托付在这么个焦躁不知收敛的少女手中,郑贤妃的心忽地有些锥心地疼。

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有没有错。

“快说啊,我的好姑母。”郑贤妃正暗中思量着,就觉得手臂被轻轻晃动了下。定睛一看是郑惠冉。

郑惠冉扬起个带着点讨好的微笑,晃着郑贤妃的手臂,“好姑母。你若是想不出旁的法子来,倒不如和我说说皇上的作息如何?我怎样才能巧遇道他?还有弹奏……我的琴艺尚且可以。不知道能不能借此来吸引他的注意?”

说到琴艺,郑惠冉忽地有些怔忡。

她当年和冀若芙一争高下,在姜先生的面前努力表现,想要得到他的更多夸赞。

也不知道那个风姿高雅的探花郎如今何样了。

想到这,郑惠冉的兴致到底不若之前那么高,听了郑贤妃的话后,有些出神地点点头,却也没有细致记住那许多。

郑贤妃把自己的计划讲与郑惠冉后,生怕这侄女又嫌她絮叨,就问:“我说的这些你可曾记下了?”

“记下了。”郑惠冉道:“我自然是记得的。”

郑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