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催婚 (第1/1页)

不过这是原身的身份,她是公主还是农家女,对程冉本人的灵魂来说,区别并不是很大。 只是有点惊讶罢了。 沈玉衡把信看了两遍,情绪越来越激动,然后急切的把信给程冉看。 “本宫果然没有认错,你就是二妹妹啊!走,跟我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父皇和皇祖母去!” 之后,沈玉衡一直处在情绪极其激动的状态里,带着程冉和青影回了大梁的皇宫。 把这消息告诉了大梁的皇帝和太后。 当这两人看到程冉的脸的时候,就知道没必要看什么调查的证据了。 因为程冉和已故皇后太像了。 不是亲生女儿,真长不出这么像的脸。 太后是个七十多岁拄着拐杖的老人,头发已经完全花白,长得慈眉善目。 她见到程冉的瞬间就泪如雨下,情绪极其激动,差点哭晕过去。 大梁皇帝高位者的威压很强,长得倒是和善的。 看来太子随父亲多一点,而公主随母亲多一点。 这位四十多岁的皇帝,眼眶红红的,拉着程冉的手,一遍遍的说着“长歌,朕的长歌...” 可能这就是血缘关系的神秘之处,程冉面对这个第一次见到的老人和中年男人,居然真的有亲近感和心疼感。 包括对沈玉衡也是,这位原身的哥哥跟踪了自己好几天,程冉倒也不觉得生气。 程冉轻声细语的安抚好了太后,一声声“皇祖母”叫的老太太心花怒放,离开的时候,都是一直笑的合不拢嘴。 等老太太离开后,又安抚了一会儿激动的皇帝。 皇帝详细询问了程冉的过往,对石姝艳和程家人的行为非常生气,说是立刻就派人收拾他们。 离得这么远,而且还是另一个国家了。 程冉只告诉他们,那些事情,她自己已经解决了,让父皇不用操心。 并且告诉皇帝,现在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挺好的。 能无意间和家人相认,是更好的事情。 生活一切顺遂。 二公主回朝的事情,只用了一天就在大梁传的沸沸扬扬。 皇帝给她办了盛大的仪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之后程冉和青影就住进了皇宫,第一次住皇宫,有点兴奋。 住了几天之后,除了比哈城自己的宅子大一些,伺候的人多一些,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住着住着就习惯了。 原来住皇宫也不过如此。 舒适度还是比不上自己空间里的大别墅。 最近的日子倒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皇帝,太后,和太子往她这送的好东西太多了。 几乎每天都在送,字画,古董,如意,银子,金子,饰品等,这三个人好像要把程冉缺失这十几年的礼物全都补上。 程冉收到手软。 因为这边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大部分东西,程冉都是直接让人收起来,只有特别喜欢的东西,程冉才会趁人不注意收到空间里。 皇帝让人给程冉建造了公主府,规格非常大,比程冉在哈城的宅子要大上几倍,这种设施设备当然也是齐全的。 这是父皇对女儿表达爱的方式,程冉拒绝了一下,发现拒绝不掉,就没再管了。 皇帝在和程冉的交往中,逐渐发现程冉可不是一个普通女孩儿,她对国事的看法角度刁钻,非常独到。 竟然逐渐养成了,上朝或者在奏折里遇到大事,就会来找程冉讨论一番。 程冉当然没有让他失望过,向来只要听一遍是什么事情,就能给出最优解决办法。 皇帝几乎每天都要称赞,“当真是聪慧过人,不愧是朕的女儿。” 因为比较无聊,没事的时候,程冉就会去太后那里陪她,主要是她身体不太好了,哄着她喝些灵泉水,再按摩按摩经络。 太后的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就夸程冉是她的小福星。 “因为你回来啊,皇祖母能多活十年!”老太太常这样说。 皇帝总是等不到程冉,就会急切的来太后这里找。 然后急匆匆的询问程冉朝堂上的事情。 太后听了几次,终于不乐意道,“你怎么老是和长歌说这些,哪有女孩子喜欢讨论这些问题的。 自己朝廷上的事情,自己管去,管不明白还要女儿跟着你操心。” 皇帝嘿嘿的笑,和老娘狡辩,“长歌她聪慧,很擅长这方面嘛,而且我看她也挺喜欢和我讨论的。” 太后白他一眼,“都是你总来问,长歌才不得不和你说的,她自己才不会喜欢。 想到我们小长歌在外面受苦这么多年,皇祖母的心都跟着疼。 现在终于脱离了苦海,你这当父皇的,竟要让女儿受朝廷上的苦。” 皇帝不敢说话了,他也是突然意识到,程冉好像真的不会喜欢这些。 只是他没见过程冉提出反对意见,就以为她喜欢呢。 这些事情,确实是太子和他都难决断难处理的,怎么能转而让宝贝女儿跟着他们费心呢? 嗯,下次烦心事还是自己解决,不要来找女儿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