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见多识广张伟平 (第1/2页)

出了租界,不代表着绝对安全,因为上海已经全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 虽然还有法、英、美等租界还没有被日本人彻底染指。 但按照日本人的作风,恐怕早已经被渗透了,缺少的只是时机问题。 就算这些租界没有被日本人控制,这些个国家也不会为了一个中国人而得罪日本人。 本质上,他们都是侵略者,有所区别的就是中国人的血喝的多少而已。 而人性的劣根就在于,在自己软弱可欺时,谁打自己打的轻,谁就是好人,也不知道是医学界还是心理学界,管这种情形称呼为“斯德哥销尔摩综合症。” 这个症那个症的李应并不知道,他只知道,挨打了不报复,那就叫“窝囊”挨打了还要摆笑脸,那就叫做“贱” 所以李应一直秉承着,没事不惹事,惹事就惹大事的原则,从山沟出来后算起,这一路走来,李应干掉了数不清的鬼子和汉奸。 可他还是觉得不够,他有时甚至幻想,如果有赵子龙的本事就好了,可以万军丛中杀他个七进七出,百万军中可以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回头看向身边的两个人,一个生在富贵之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 从开始的时候就吵着要打鬼子,经历过几次生死之战侥幸活命却初心不改。 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油滑奸诈看起来贪生怕死,却不失江湖义气,好友遇难不惧生死孤身来援,也端的是爷们风格。 而自己也应了李向明说的那句话,人杀的多了,血也就冷了。李应自己也有感觉,原来杀鬼子是为了报仇,现在杀鬼子就是他的生活,他活在世上的工作。 轿车风驰电掣行驶了几公里后,几个人便弃车而行,偷偷地跑到了海边。 他们在等,等一艘名为“杰克号”的商船到来,那船的船长与张亦民关系非常好,也认识张伟平,他们打算通过这艘船离开上海,然后在回到南京。 码头边有许多的临时小房子,那是苦力们的临时住所,由于战争,大部份小房子都空了下来。 李应三人也不嫌弃,挑了一个离码头较近的房子住下,如果明天看到“杰克号”就打扮成苦力前去帮工,趁机上船找到船长。 如果杰克号不来,那么就由张伟平打扮成公子哥模样,想办法找到电话,让家里人想办法前来接人。 一切商量妥当,三人便合衣而睡,不多时便有轻微的鼾声传来,一个是张伟平的,一个是张剑的,有李应在身边,他们两个莫名地感觉到心安。 而李应却没有立刻睡去,而是在复盘这几日的事情,盘算自己在上海是否还有未完成的事情。 想了好一会,还真让李应想起了一些事情,一个是红党的首长拜托他帮忙打探鬼子的下步行动计划,当然,这件事不是非要完成,当时首长也是抱着一试的心情。 另外就是,他来到上海除了红党拜托干掉极司菲尔路76号的间谍外,就还有救出同志的任务。这两项算是完成了。 那份鬼子名单也干掉了七七八八,现在只有松井石根和吉住良辅依然逍遥法外。 最后那个参与围攻李向明的马星君还没有干掉,也不知道这孙子躲到了哪里,好久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 想到这,李应摸了摸胸口,那里还有一件东西,应该是国宝,本来想着交给国党还是红党来着。 但现在看来,交给两方都不可适,交给国党,这件东西极有可能最终落到个人手里。 交给红党,极有可能留着不卖,宁可吃糠咽菜,也不出卖祖宗遗产。 回头看了看两个早就睡熟了的“朋友”李应觉得把这件东西交给他们,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想到这,李应侧耳倾听,周围除了远处大海的涛声和屋外的风声,再没有一丝其它的声音后,才将两把刀枕在脑后,静静地睡去。 次日清晨,李就早早醒来,围着周围小心地打量了一圈,确认没有危险后才回到了小屋。 此时张剑与张伟平也醒了过来,张剑抻着懒腰,张伟平坐在那里发呆。似乎还没有彻底的醒过来。 没有吃的,也没有洗漱的清水,三个人就在这里等着,看着远处天边不时出现的商船,眼巴巴地看着挂着美国国旗的船只出现。 李应笑着看了看他们两个人,轻咳了一声道: “前几天,我干掉了日本两个高级军官,一个叫土什么的,一个叫柳什么的,记不太清了,我从姓土的那里找到了一件古董,你们给看看是什么。” 难得李应有事相求,张伟平有些呆滞的神情一下子变得活泛起来,若是说别的他张伟平不值一提,但要说到奢侈品和古董,他张伟平闭上一个眼睛,也顶他们两人好几个。 虽然闭上一个眼睛与两个眼睛全睁没什么区别,但可以更充分体现对他们二人的蔑视。 李应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小心地一点点展开,足足包裹了五六层,一层层展开后,一盏温润如玉,在阳光照射下,似乎半透明一般的酒杯呈现在三人面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