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狼若回头,不是报恩便是报仇(8) (第1/2页)

松井石根留下了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李应还在市区,那么就与这数起灭门案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李应没有在市区,那么灭门案就是李应所为。 至于原因,无非是他们与日本人吃饭,被李应误认为当了汉奸,所以一怒灭人满门。 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找到李应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但此时的武林中人都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在松井石根的故意引导下,这些武林人士越想越觉得李应的嫌疑很大,就算不是他亲手所为,他也脱不了干系。 国党的锄奸队虽然也杀了不少汉奸,但他们的名声其实也不怎么样,在民族大义与小节之间,他们并没有把握好其中的分寸,这也导致了上海的武林中人对锄奸队印象并不好,这次又与李应搅合到一块,那么“狼狈为奸”这个成语自然要落在李应与锄奸队的头上。 这些武林人士按照松井石根给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最后一致认为他们参加日本人的晚宴,李应认为他们投敌当了汉奸,于是联络锄奸队,趁各个武馆、世家人员空虚的机会,屠戮了这十几家的家人、弟子。目的就是“杀鸡敬猴” 分析结果一出来,众人都觉得有道理,越发认定李应就是这起惨案的始作俑者,找到李应为家人复仇的想法充斥在每一个武林人士的心头。 第二天,整个上海的报纸都报道了这篇被日本人加工过的新闻,每一张报纸上都有惨死者的照片,这一下,不只是上海的武术界,就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了这条消息。 日本人的推波助澜加上武林人士的现身说法,李应很快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极大多数人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为李应说话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全民找李应”似乎成为了上海市民近期内最火的话题。 而躲在上海近郊的李应却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他甚至不知道有人冒充他干掉了上海武术界十几家的武馆、世家。 他正在疗伤,经过两三日来内力不停地调理,他的伤势也有了好转的趋势,如果不剧烈运动单靠身体自愈应该也没有问题。只不过需要更长的时间罢了。 情报来源是李应的最大弱点,上海的事情他还蒙在鼓里,如果他提前知道这些事情,早做准备,小鬼子的栽赃嫁祸之计也未必能够成功。 上海市,那些武术界人士,不管与这件事本身有没有关系的,全都行动起来,无论是找到李应报仇,还是找到李应查明事情真相的满街都是,只要有陌生人出现,都会以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这些武术界人的案头。 经过这几天日本人不停地宣传,事情的真相已经变成了李应一夜连灭数十家武馆及世家。弄得上海武术界颜面尽失,拜师之人几近于无,外来的武林人士挑战层出不穷,不少弟子改换门庭,这让原来占武术界龙头的四大世家十分震怒。 现在灭门惨案是不是李应所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找到李应,将他的人头挂在上海最中心的位置,方能让上海武术界重新扬眉吐气。 于是大量的武林人士被派出去寻找李应,而且生死不论。 小鬼子当然不会错这个既能打击李应,又能趁机交好上海武术界的好机会,大量的伪军,日本武士也加入了寻找李应的行动中。 上海全城找李应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 李应盘膝而坐,双掌缓缓下压,吐出压在心口的一团浊气,感觉一阵神清气爽,站起身来,打了一套掌法,掌法无名,只是自己发明用来活动筋骨之用。 远处传来一阵嘈杂之声,似是有人来到了村子,跃上屋顶,站在烟囱后面向村前望去。 一队大约十余人的武林人士身背刀剑,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找的累了,就坐在村口的一个大石堆那里休息。 距离有些远,李应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但看到这些武林人士,李应莫名其妙地想起了那晚日本人宴请上海武术界的事。 “他们之间会不会是达成了什么协议?” 一丝疑问在李应心间升起,当下跃下屋顶,悄悄地向那几个人靠近过去。 “师兄,这么长时间了,那李应是不是早就跑了,有能力干掉那么多武术界的门派的家伙,能老实躲在一旁让咱们抓?” 一个黑瘦青年,背负长剑,打扮的干净利索,不说功夫怎么样,这卖相就是未来的江湖大侠。 另一个长相普通,看起来三十左右岁的男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仰头喝了一大口水道: “记住喽,这些都是江湖中的事,咱们虽然是江湖中人,但也不是咱们能掺和的,这些事都是小鬼子,武术门派还有李应他们之间的事,真想找李应报仇的小鬼排第一,那些被害的排第二,咱们跟他李应有什么仇怨,他愿意跑就跑,不愿意跑就干,你最好求求老天爷,别让咱们遇到李应。否则咱们这几条小命不够人家捏的。” 李应在后面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刚想出去问问是怎么回事时,不远处,烟尘四起,几匹骏马驮着几个人向村里快速移动。 不多时便到了村口,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