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终不似 少年游 (第1/2页)

常年雾锁的山城,今日下起了小雨,小雨淅淅沥沥,看起来不大,但几乎瞬间就湿透了行人的衣衫。 山城的百姓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天汽,但这样的天汽,让不时响起的轰炸声暂时的停歇了。 这场小雨下了整整一晚,等天亮的时候,李应没有打扰张剑与张伟平,而是悄然地离开了这里。 此来山城收获不多,没有见到师父,自己也不敢大肆寻找,在军统与中统、小鬼子集中的区域,满街的贩夫走卒做为业余的耳目不知多少,自己进城就被人盯上就说明了问题。 可能自己刚刚找到师父的消息,日本、国党几乎同时就接到了消息。自己不怕,但自己离开后,师父的安危可就攥在别人的手心里了。 想了一夜,李应还是决定压下心头的想念,决定离开这里,所以天刚蒙蒙亮,李应便起身离开。 为了避免外人怀疑,他大名鼎鼎的李应李大侠,千里迢迢地来到山城,就是为了找茬打人耳光,这不符合常理,所以,特意来到了国民政府门前,用刀在地上刻下了“大失所望”四个大字后,坐着人力车离开。 对于李应的离开,张剑和张伟平是知道的,但是两个却一直装睡,没有起床相送。 这个时代,他们两个算是看家的狗,而李应却是独行的狼。外形相似,却终不是类。直到李应消失在蒙蒙烟雨中,张伟平才起身来到窗前。 看着眼前的细雨,心思开始飘忽不定起来。张剑仰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似乎读懂了少年的心思。 好一会,张伟平才低声说道: “张大哥,你说,我应不应该离开这里,也到延安去看一看。” “你是受了什么刺激?” “我没有受刺激,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里,只不过让李大侠给挑破了而已,相比于国党,那传说中的红党似乎更加符合我一直追求的理念。只是,在父亲的羽翼下,我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的勇气。现在,我想去看看。” “你总要跟你父亲聊一聊,你突然消失,你父亲着急是一方面,你的行踪要是让中统与军统知道,你的父亲还能好好的生活在这里吗?你无权为了你的梦想,让你家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张伟平点点头,眼睛一直盯着远方,似乎还能看到那道冒雨前行而义无反顾的身影。似乎那道身影的真实年龄还比他小几岁。 “或许以我父亲的睿智,他有一不样的看法呢?” 张伟平心中暗道。 …… “李应走了?这就走了?大老远来到山城,就为了扇中统一顿耳光?” 戴笠手里握着一张请柬,他本想要约李应见上一面,无论如何,冲着那批黄金,冲着他这些年干掉的日本人,他戴笠也要见一见李应,甚至委员长见一见也不过份。 只是委员长沉吟了许久,最终还是说道: “凡我华夏儿女,皆有守土之责,他只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既是份内之事,何须另眼相看,单独接见于他,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又当如何?” 戴笠知道,委员长是因为门口路上的“大失所望”四个字而耿耿于怀,所以放弃了见李应一面的想法。 但做为情报头子的戴笠却知道李应此举应该大有深意,否则无法解释他千里迢迢来到山城所为何事。 打中统耳光的事,岂能瞒过战功彪炳的军统,只不过身为军统局长,只有他知道,与中统的争斗是给委员长看的。否则如何解决委员长人为制造的权利争端。 中统始终被军统压着一头,是因为中统从上到下,都没有看明白事情的本质。 将请柬轻轻地放到桌子上,对几个心腹手下轻声道: “查一查,李应来山城的真正目的,不要拿都知道的理由来糊弄我。” 不愧是国党第一情报头子,看事情入木三分,虽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他知道,他所看到的一幕绝不是事情的真相。 反观中统,一个精瘦的中年人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犀利的眼神死死盯着眼前的科长。 “这件事情你做对,此事不可声张,但我中统也不是软柿子,受此奇耻大辱岂能忍气吞声?一,严格保密,不可让姓戴的知道。二,以搜捕红党的罪名,搜捕李应,能活捉就活捉,不能活捉,就地枪决。” 手下人领命而去,中统的处长大人默默地点燃一根烟,他比手下人看得更长远。对抢夺军统的权利更为热衷。 所以,他猜测,李应来山城的目的并不简单,很有可能是军统阴谋,目的就是让委员长知道,中统不堪一击,从而达到掌控中统的目的。 想到这,处座大人狠狠地熄灭了手中的烟,拿起电话拨了一串号码。 “告诉王无敌,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正面拿下一个年轻人不容易,用阴招还用我们教吗?顺便给姓戴的一个教训。” 说完,便挂掉了电话,心里暗暗得意,事成之后,双方互有把柄在手,看谁能奈何得了谁。 他十分喜欢这种见招拆招的感觉,如果配上一把摇扇,诸葛在世也不过如此。 此时的李应已经出了山城,回首看,一片青绿,烟雨茫茫,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