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夜黑放火时 (第1/2页)

让李应头大的,是整整一屋子的图纸,整齐摆列在各个书架上,二百多平的房间内,全是各个部件的参数及设计原理。 李应并看不懂这些技术类图纸,只能根据贴在门口的索引,了解一排排的档案名称,甚至就算知道了名称,李应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他只知道,他进入的这个房间是轮船动力方面的房间,里面的技术资料不说浩如烟海。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 更可怕的是,不只这一间屋子,整整四个房间都是如此,本来李应还打算将资料偷出,找个地方藏起来,有机会回国时,将这些资料全部带回国内。 现在看来,就算日本人不管他,让他自己可劲搬也得搬个十天半个月的,这种感觉就像入宝山却不能把宝山带回家一样。 而这里不是宝山却胜似宝山,入宝山就是拿多拿少的问题,这里,全给你他也随便拿一张,就算回国内相关的专家看了,也看不明白是什么东西。 急得李应在原地来回转圈。 “难道真的要入宝山空手而归。” 这么想着,突然间回头,却发现在门口处的墙壁上,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突起,走过去轻轻地按动,那突起突然弹开,变成一个小桌板,墙上还露出原先被小桌板掩盖起来的小洞。 洞里放着一支笔及一本厚厚的本子,小心翼翼地将本子和笔拿出,打开来一看,居然是日本人调阅资料的记录。 上面记着调阅资料的名称,调用时间,调用目的,归还时间,调阅人及调阅人、陪同人签字。 李应心下一动,他不能将这里的资料全部带走,但他可以按照调阅登记上的调阅记录对照着拿取。尤其是近斯的调阅记录,一定是近期相关部件的难点部位。 甚至还有针对难点部题的解决方案,正是有了这种解决方案,才让这里的文件越来越多。 只要对照着拿,准没错,于是李应也不客气,一手捧着记录,一边对照着近期的记录找寻着文件或图纸的名称。 不一会就找到数十份文件,按照日期看,近期内的只有这些,极有可能是外面那条战舰的相关参数及技术文件。 用笔在这些文件不起眼的地方划下记号,李应就离开了这里,现在不急着拿,他后面还有其它计划,要是小鬼子前来调阅他刚好拿走的文件,结果发现文件没有了,一定会引起小鬼子的疑心,不利于后期计划的开展。 当然离开也不是离开船厂,潜入进来费了好大的劲,总不能完成一个就走,过两天再来,真当这里是烟花柳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么。 他要拉开与上次“丢枪”案件的时间差,否则小鬼子再蠢,也会意识到有人潜伏在厂区没有离去。 半夜时分,趁着夜深,用老办法从三楼潜出,溜到食堂,小鬼子有吃隔夜饭的传统,也不管好吃不好吃,三下五除二吃了个肚圆 ,临走还揣了两个拳头大小的饭团。 这期间,李应想起了怀里剩下的那小小一瓶底的绿色药剂,本想倒在这食堂的饭食里,但怕这些药剂无法对这么多人形成危害,另一个,当时的秦四郎是通过注射的方式送入人体,他这种下毒的方式应该起不到作用才是。 所以李应就熄了这个心思,但不能白来一趟不是,起身解开裤子,在小鬼子的水桶里加了一些隔夜的佐料,让他们尝尝飘洋过海带来的热情,纯天然,无幅射 。 做完这一切后,李应又小心地潜回到办公楼,有人要问了事态已经平息,李应在厂区内来回奔波不会被人发现吗? 一、作者说不能,他就不能; 二、这一场动乱,不少的工人趁乱逃出厂区,也有十分大胆的,逃出前拿了好多贵重金属,例如铝、铜等,需要分出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甄别。 三、打架斗殴的人员需要大量的人员押送到驻地并看守。 综上三条,今夜的守卫虽然全都换了人,但相比之前,防卫力量大大减弱,甚至那些新来的守卫还不如李应对厂区熟悉。 虽然有危险,但相比起之前来,危险降低了很多,加上黑夜,李应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切,然后回到三楼,用相同的办法,不相同的位置再次潜入了三楼。 一晃过去了三天,鬼子驻军相关工作已经完成,那些工人,只要当时逃出去的,都遭到了一顿毒打,强迫几个刺头承认了盗窃之事后,将其送进部队充军,送往远东战场后,就开始陆续撤离。留下个个带伤,怨气冲天的工人继续工作。 而李应,也开始了他的工作。 目送取了图纸离开的几个工程师离开,李应再次打开了四扇大门,将做好记号的图纸快速收取,很快就收取了数十份。 将这些文件用在厨房里顺来的绳子捆扎了起来,掂了掂,估计得有近百斤重,也幸好李应身强体壮,这百来斤的东西对他来说并不是太大的负担。 再次进入档案室,将所有图纸全都抛洒开来,这样有利于充分燃烧,没错,李应打的就是一个我带不走,就给你们留点灰儿的想法。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