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山中一战 (第1/2页)

那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脑袋缺弦的大河老人,这老东西先是被雪崩给拍了个半死,又被火给烧了个毛净。 本来就十分丑陋的脸上,现在全是冻伤和烧伤的痕迹,猛然间出现在人前,能将一个成年大汉吓个半死。 日本国内很乱,但这与大河老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伤愈之后,他所有的事情都围绕在寻找李应的踪迹上。 至于死鬼裕仁天皇死前交待的事,让他去中国干掉几个重要人物的事,早就被他抛到脑后,死鬼吩咐的事儿,想办就办,不想办就不办,想那么多脑仁疼。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河老人走遍了日本的各个城市,只要有李应的消息,大河老人一定会闻声而去。 但是每次要么都是假消息要么就是去了扑了个空,狡猾的李应早就跑得无影无踪。 这一次,大河老人听说长崎出现了李应的踪迹,咬咬牙,准备再次前往长崎,不找到李应自己的心魔无法祛除。 没想到,刚走到这里,听说一名参战老兵载誉归来,大肆庆祝的时候,被李应给灭了满门,这才停下脚步,四处搜索起来。 终于在晚上的时候,在大山里发现了李应,自己辛辛苦苦磨破了嘴,走瘸了腿,这个混蛋居然在这里烤着香喷喷的兔子。 那香味,真想咬一口,强忍住到了嘴边的口水,还是决定先干掉李应,一解心头之恨的同时,再心安理得地享受李应烤好的兔子。 手中刀一转,清越的刀鸣声拉开了大河老人的进攻前奏,刀身映着火光。带着撕裂空气的声音,朝李应劈去。 妖刀村正在李应手中一挑,将带火的柴灰朝大河老人迎面罩了过去,同时起身也向着大河老人冲去。 有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两个高手的二次对决,相互间都对对方有了一定了解,二人功夫应该在伯仲之间,但李应杀的人更多,那满身杀气凶气,若山中有恶鬼都会退避三舍。 大河老人武痴一枚,一生钻研武道,对中国的传统功夫了解更多,对中国武人的武功路数比大多数中国人更了解。 所以两人一交手,便就是你来我往的对攻路数。 但大河老人毕竟年纪大了,身体的灵活性和狠辣程度远远不如李应,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日本人天生性格上的缺陷,虽然喜欢以小博大,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有一些放不开的意思。 例如舞蹈,例如房屋,例如身高,例如为人。 见小利而忘大义,办大事而惜身。 所以看起来两个人上窜下跳打的热闹,但如果有内行之人观看二人对决,就不难看出,大河老人此时略处于下风。 原因很简单,本来该大开大合的招数,大河老人使出来后,总喜欢用巧,李应一刀当头劈下,要么举刀横拦顺势反击,要么攻敌自救,拼着两败俱伤。 而大河老人喜欢用刀尖去刺李应的手臂,想用这种方式来逼迫李应收刀,堂堂正正的刀术,让大河老人用出来,总有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 二人以快打快,李应的刀光如电,在大河老人身边上下翻飞,大河老人刚开始刀如鬼魅,在李应身边飘忽不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河老人的刀法更像是玄武铸城,渐渐变成只守不攻起来,但说转为守势,却总在守势之中藏一些小动作。 双手握刀改为单手握刀,另一只手紧紧扶着腰间的肋差,暗示李应随时要对李应贴身搏击,想骗取李应的注意力。 对于这种小动作,李应自然是看在眼里,但却没有放在心上,刀之一道,大开大合,舍生忘死,做不到这一点,还不如去练暗器,练的就是神出鬼没。 李应甚至暗想,如果大河老人改去练忍者,想必比他练刀更为出色。 两人过招,打的风声水起,原本周围树木林立,但在二人的刀锋之下,这一片很快被清空,二人也如同灵活的猿猴,在倒下的树木上东奔西走。 大河老人脚下本来穿着木屐,但这破玩意实在影响脚下移动,平地还好,横七竖八的树干树枝让大河老人苦不堪言。索性将木屐当做暗器砸向李应,只穿着裹脚步与李应对战。 见此情况,李应也索性专往树枝多的地方移动,不时还将树枝的根部削尖,这让大河老人苦不堪言。 不多时,大河老人的双脚就被血浸透,脚下更加不稳。 李应是什么性子,趁你病,要你命的性格,见大河老人脚下不稳,当下进攻更加急促,直如疾风骤雨一般。 大河老人拼命抵挡,两把刀在空中相交,发出连绵不断的交击之声,不断闪过的火花让人知道,这场对决是多么的激烈。 很快,大河老人被李应的重击打的失去了重心,举刀迎击李应下劈来的攻击时,下身不稳,一个趔趄向后倒去。 见此情况,李应快步上前,一脚踢在大河老人的腹部,让他将要调整过来的重心更加不稳 ,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大河老人大惊,此时倒地,九死一生,见李应提刀飞纵,连忙竖起手中的长刀,刀尖朝上,内心的想法便是,只要你李应敢飞扑而下,那就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