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新的英法大使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李鸿章他们缴获的洋枪大多数是没弹药的,但也有一些是有少量弹药的。 白涛四人就拿的有火药的火枪。 这个威慑效果满满的。 克灵顿就被震慑住了。 克林顿已经命人前往印度,那边有和国内的有线电报,他要将这次英法联军大败的消息通知两个国家的国内,并询问后面的打算。 这次打是不可能打的了。 他可不想步额尔金名爵的后尘。 现在还没有无线电报,这一去一来需要时间。 他也在拖延时间。 两个国家的大使都在这场战斗中身亡,其他使臣代表现在还被关押在大清的牢狱里面,生死未知。 这次还要让两个国家赶紧派谈判代表前来谈判。 英法联军大败二十多天后,英法两国才收到消息,也可以想象这个时代的通讯有多慢。 英法两国得知自己国家的大军在大清打了败仗死伤上万人,举国震惊。 还有不少英国人上街游行示威,要求英国首相帕麦斯顿下台。 说他不配做首相,连一个小小的大清都拿不下,在大清手上连续两次吃瘪。 前面一次就算了,小打小闹,这次一万多大军覆灭,剩下的一万人被围在大清的天津港口。 尤其是这次外出作战的家庭,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儿子、老公参加了这场战斗,虽然没有公布具体伤亡名单,那他们亲人也只有50%存活的几率。 这让他们后面怎么活,这一切都需要有人买单,既然额尔金伯爵已经死了,那负责的就该是派他出去的首相帕麦斯顿。 帕麦斯顿现在也非常焦急,这次问题很大,必须召集自己心腹密谋后面怎么办。 不出意外,维多利亚女王很快就要召见他了。 果然他很快就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召见他的消息。 帕麦斯顿已经想好了怎么回答。 无外乎就是怎么堵住国内人的口,给死去的士兵优厚的抚恤金。 然后派人继续和大清谈,大清不听话就继续派大军前往镇压。 大清现在内部也是风雨飘渺,各种起义部队都需要派人镇压。 要是议和不成功,就联系其他国家,一起派兵进攻大清。 另外派人通知其他国家,一起给大清施压,让他们答应我们的要求,释放我们的俘虏。 法兰西国的拿破仑三世得到英法联军大败后,并没有特别在意,这场战斗他们的人很少,基本上都是英国人为多。 他下达的命令和英国差不多,也是议和为主,不行继续派兵。 怡亲王最近多次去找英法联军谈判,但是都被克灵顿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两边继续相持着。 李经孝在这边等了这么久,两边又不打,又不和,他又不能一直在外面待着。 最后让邹宏伟带着100人继续守着。 有什么意外的话,救自己父亲李鸿章走就行。 白涛他们他倒是不怎么担心。 李经孝带着十人踏上了回西昌的路。 这次出来这么久再不回去也不行了,家里该担心了。 路上还要多采访一些名儒,增加自己名气,他这次出来本来就是以拜访当今名儒身份出来的。 在李经孝慢慢悠悠的回西昌时,这边英法联军的两个新代表开始上任。 英吉利国派威妥玛为主使,负责这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议和。 前面他主要是在上海海关工作,并负责对来自英国本土的海关人员进行汉语培训。 在去年还着作了《寻津录》。 法兰西国派出的是原本驻华使馆的二等秘书柏帛礼。 两位新大使目前都在华夏,一接到任命,立马到天津上任。 怡亲王终于等来了英法两国大使。 这段时间前来天津勤王的军队也越来越多。 僧格林沁又从蒙古调来了两万外八旗。 目前给克灵顿的压力比较大,外面有五六万的大军将他们包围。 他们只能退出天津城,将部队收缩在天津北港附近。 僧格林沁夺回天津,胜利的天平一直往清朝这边倾斜。 后面就看怡亲王怎么谈判了。 英法联军这边为了谈个好价钱,又从印度派了五十艘军舰,一万多英法联军来支援克灵顿。 克灵顿得知有一万多大军支援,新的大使也到了,又有了底气。 英国那边也给了指示,好好谈,谈不好继续打,不能再拖了,国内舆论压力很大。 怡亲王率领大清的大使趾高气扬的和英法联军第一次谈判。 怡亲王感觉自己又是天朝上国了,完全忘记他们是怎么逃到热河去了的。 来到谈判桌就一屁股坐了下去。 等英法代表来了后,他也不起身,完全是一副我赢了,我了不起的样子。 英法两国大使,老老实实的在自己位置上坐好。 然后说出了他们的要求。 第一、立即释放英法俘虏和被抓的英法大使。 第二、对被俘英法士兵和大使进行补偿,每人补偿白银百两,对英法两国死亡士兵进行补偿,不同阶层价位不一样,最低的一千两,额尔金名爵等每人二十万两。 第三、英法两国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并派大使。 第四、赔偿英国军费600万两和英商损失200万两,并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东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