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淮军扩军五万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赵小莲越听越是震惊,心里还在感慨,真是我的好大儿啊。 难以想象一个九岁的孩子,传出了这么大的一笔基业。 李鸿章还笑道:“孝儿还不止于此呢,孝儿一岁开始就能到处跑,口齿伶俐,对答如流。” “三岁开始识千字,能文能武,自己跟着下人护院习武。” “四岁开始经常对先生提问,先生经常被问的答不上来,别说先生了,很多问题就是我也答不上来。” “大哥一直夸奖这孩子聪明,是我李家麒麟儿。” “只是啊,这孩子学的太杂,什么都学,洋人的东西也在学,学这些不是不好,我就担心他学的不够精。” “前面他大力发展商业,被我也说了几次,让他交给下人,自己不要天天去费心,现在这块好点了,都是那商齐在负责。” “另外他的毛笔字也是一塌糊涂,我们李家就没写的这么差的,前面我一直让先生看管他练毛笔字,现在勉强能看了。” “老爷,你是不是对孝儿要求太高了,他才九岁,你看看我们赵家的下辈。” “九岁的孩子一天还在哭着要零花钱,四书五经也都还没读完。” “哈哈哈,可能是吧,孝儿对于同年人来说的确是非常优秀了。” “马上也十岁了,过几年也得考虑他的婚事了。” 赵小莲将李鸿章的这句玩笑话记在了心里。 她们赵家尤其是她的兄长们适龄的女儿们就不少。 这李经孝可是乘龙佳婿啊,一定不能放过。 赵小莲在家里排行第八,又称赵八小姐,上面兄长众多。 李经孝不知道自己一个九岁的孩子都有人惦记他的身子了。 哎难怪别人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的。 李鸿章在家里和赵小莲过了一段时间蜜月期后,就继续奔赴战场。 现在大清这边对太平天国的剿灭行动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 虽然安徽地界已经没有太平军了。 但是两江地区的太平军还非常疯狂。 曾国藩是钦差大臣,恭亲王又命他统管福建、两湖、安徽、浙江一带的军务。 所以李鸿章也得受他节制。 曾国藩命李鸿章的五万淮军,(李鸿章已经扩军五万。) 让他在南京(太平军称天京。)两侧重建南北大营,将太平军围困在南京城呢。 曾国藩的湘军主力则是在江西一带继续剿匪。 等消灭了江西一带的太平天国,就带大军一起消灭南京城内的太平军。 也就是剿灭洪秀全等人。 李鸿章和白涛和率领两万多大军守住南北大营。 洪秀全在城内焦急不安,又突围不出去,他们已经是代罪的羔羊。 恭亲王这么信任曾国藩也是有原因的。 曾国藩原本是肃顺一派的。 在肃顺和两宫太后以及恭亲王之间争权的时候。 肃顺党派满天下,在外有曾国藩等汉人将领。 在内巴结僧格林沁。 肃顺曾经和僧格林沁碰面,告诉僧格林沁,为什么他们女真人能建国,蒙古人就不行。 想曾经成吉思汗统一大半个亚洲,以及欧洲部分地区。 何等的意气风发。 现在的蒙古人只能成为他们女真人的外八旗。 如果僧格林沁有那心,他肃顺绝对以僧格林沁马首是瞻,俯首称臣。 肃顺说这话的时候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他姓爱新觉罗。 僧格林沁有那么一刹那心动了,嘴里还答应了帮忙政变。 等肃顺走了他越想越不对,就给恭亲王写了一封信。 将一切告诉给了恭亲王。 肃顺以为自己有了好几支大军可用了。 结果曾国藩听令不听调,继续和太平军作战。 也不进京帮肃顺。 恭亲王派自己弟弟七王爷去抓肃顺。 就在七王爷将肃顺围困起来的时候。 僧格林沁带人杀了出来,将七王爷军队包围。 肃顺高兴惨了,让人将七王爷抓起来。 结果蒙古八旗们转头将肃顺抓了起来。 肃顺外围的其他人面对僧格林沁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恭亲王和两宫太后为什么能在这场政变中赢了的。 曾国藩因为站队成功继续收到恭亲王重用。 只是慈禧对此颇有异议。 慈禧和恭亲王争吵了好几次。 慈禧为了恶心恭亲王还做了一件事。 因为慈安太后无子无女,劝慈安在宗室里面过继一个女儿,也可以陪她,让她不孤单。 慈安感觉可以,就问慈禧有没有好的人选。 慈禧就开始夸恭亲王长女荣寿公主有多么的好。 慈安让慈禧去问问恭亲王,要恭亲王同意就行,不可强迫。 慈禧得令后就派自己的狗腿子安德海处理这件事。 安德海听慈禧命令直接下令封荣寿公主为固伦公主。 为此将恭亲王的福晋气吐血了,导致恭亲王福晋不久于人世。 固伦公主也开始了自己的悲惨一生,那都是后话。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