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李鸿章的两儿两女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赵小莲他们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李鸿章讨了一个没趣。 李伊娜又回到了李经孝的怀里。 李经孝还说道:“依娜就是嫌弃你的胡子扎着她了。” 李鸿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难道我把剪了不成。” 李经孝:“父亲你好歹也是接触了这么多年的西方思想了,怎么还抱着老旧观念。” “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是怎么打的赢洋人。” “父亲你感觉洋人安静了这么久了,他们还会一直这么安静下去吗?” 李鸿章想了想,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儿子向来有自己的想法。 总是料事如神,大清在这十年来看着风平浪静,太平军和捻军都被剿灭。 实际上内部已经波涛汹涌,随时可能爆发。 “那你看应该怎么办?” “父亲首先我们在沿海一带,这里是抵抗洋人的第一道防线,至于新疆和蒙古地区有他们蒙古八旗还有左宗棠等人负责。” “这海防线,我们一定要守好,其他地方我们管不了,也没法管,但是我们的这一亩三分地必须守好。” “这是为了大清,也是为了我们自家人生命安全。” “江西不沿海,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心,江苏地界,港口要建炮台。” “还要大力发展海军,海军要做就做最强的,前面不是派了不少人去英吉利海军学院学习,这就是我们的人才储备。” “还有江南造船厂要赶紧建造了,首先我们接一些民用船练手,然后开始建造小型军舰。” “在这之前也要在英吉利和德国手上买点最新的军舰,买回来我们可以学习。” “还要派人去国外学习船的设计和建造,然后研究属于我们自己军舰。” 李经孝给李鸿章说了后面一系列的打算。 可以说后面几年要做的事都给他规划了,一步一步的来。 李鸿章没有立马回答李经孝,一直在思考具体怎么操作。 这里面的难度是要钱,他自己倒是有钱。 可这不是给自己修的,也不是给自己建的。 这是官方的,肯定要恭亲王和慈禧认可。 慈禧现在正在想办法修自己的养老院。 虽然圆明园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园子都被李经孝保下来了。 可是慈禧想着我辅佐同治帝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还打造了同治中兴,给自己修个园子一点也不过分。 于是从国库掏了不少钱,给自己修园子。 是从国库不是从她私人账户。 她私人账户的钱比国库还多。 但是舍不得拿出来啊,还要留着死后埋起来。 然后便宜哪个姓孙的。 只是现在有李经孝从中干扰,这姓孙的还会不会出现可说不准了。 李鸿章丢下了一家人,来到自己书房就开始给慈禧和恭亲王写奏折。 还说希望朝廷出钱,然后自己也会在两江地区募捐。 恭亲王看到这封奏折后,对李鸿章非常看好,也认可了这个决定,并支持他办。 只是他支持没用啊,还得看两宫太后的。 恭亲王将奏折拿到慈禧面前。 慈禧一看,又是找他要钱的,还不得不给。 尤其是李鸿章还说了可以在两江地区募捐,这让慈禧甚是开心。 李鸿章还亲自带头捐了二十万两,李鸿章儿子李经孝也捐了10万两。 其他官员多多少少捐了不少。 慈禧对李鸿章父子两人非常满意,要是整个大清的官员,都想他们父子,办什么事,都自己掏一部分钱该多好啊。 这一举动李鸿章是谈好了慈禧,但是却得罪了其他总督和其他大臣。 我们都是给大清当官的,当官是什么,那就是升官发财,那就是貔貅,谁见过貔貅往外面吐财的。 李鸿章和李经孝也是大意了,他们现在每天入账都是几十万,捐出去不到一天收入,真不心疼。 可是这点钱是其他官员努力剥削才能赚到的钱啊。 慈禧很快就批准了李鸿章奏折上的内容。 李鸿章接下来就开始一步步实施。 首先安排留学生去英吉利留学,还有去美利坚和德意志国学习。 主要是学习海军、陆军、以及船舶制造。 另外在江苏选址,建江南造船厂,前面已经选了很久了,只是没有确定。 李经孝也一起参与了选址,最后确定了地址。 目前两江地区可以说都是李鸿章的手下,实打实的封疆大吏。 时间很快到了1870年的六月份,李经孝从江南制造局回到了江宁府,准备在这里参加乡试。 两江地区的乡试都在这里考。 虽然自己父亲是天津最大的官,但是儿子考科举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也不存在作弊什么的。 李经孝还是回家临时抱佛脚,继续读书。 李经孝这天吃完饭和父亲在书房聊天,突然有人来报。 “大人刚刚得到消息天津那边发生大事儿了。” 李经孝听到天津两字突然想起来,天津教案,就是这一年发生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