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说出幕后之人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你肯定是一死,毕竟你是刺杀两江总督,朝廷也饶不了你。” “可是你说出谁指使的,我可以做主保你家人,将他们送出国外,给他们一笔钱,或者送到你指定一个地方。” “我发誓一定给你办到。” 张文祥嘴巴微微张了张,又咽了咽口水。 “你说的真的?” 李经孝见张文祥松口了。 “当然。” 李鸿章也佩服自己儿子,这么快就拿下来张文祥,他也想听听究竟是谁在和自己作对。 “我告诉你,我妻子和儿子在江苏省通州府……” “好,那你说说是谁指使的你?” “是,是……曾国荃大人。” 李鸿章:“你休得胡说,我和曾大人井水不犯河水,他为什么会这样对我?” 张文祥:“我从曾大人口中得知,他对您诸多不服。” “你们一起打下的南京城,凭什么你现在是两江总督,你手下白涛也是江西巡抚,而他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湖北巡抚。” 李鸿章也开始接受了这个事实。 只是毕竟自己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好友,曾国藩又是自己老师,曾国荃又是曾国藩的弟弟。 要说啥曾国藩要杀李鸿章,他肯定是不信的。 但是曾国荃还真有可能。 他们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他深知曾国荃的为人,心狠手辣,嚣张跋扈,清廷都经常不放在眼里。 所以能做出刺杀他的事情也不足为过。 李鸿章立马说道:“大胆贼人,竟是太平军和捻军余孽,因我平定太平军和捻军不满,回乡又因为我将你告你妻子一案,判你妻子无罪。” “导致你心中对我怨念颇深,非要置我于死地不可,今被我抓获,证据确凿,可还有什么补充。” 李经孝听到自己父亲已经给这件事定性了,他也就没有多说。 他父亲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张文祥也听出了意思,就是他一个人扛下所有,这样也好,他自己妻儿肯定还能活命。 张文祥:“我认罪,无补充。” “好,来人,让他签字画押,这件事不小,我要请示朝廷。” 说完李鸿章还写了奏折,毕竟两江总督遇刺事关重大,要赶紧上报朝廷。 接着派差役六百里加急直奔京城。 李鸿章还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 “恩师,弟子今突遭刺杀,幸得犬子经孝相救,得以逃过此劫,望老师无忧。叔父国荃对弟子牵挂甚多,弟子无以为报,望恩师帮忙转达,弟子以后会一切小心,请叔父无挂。” 另外李鸿章还写了一些对天津教案的一些看法。 朝廷慈禧听到李鸿章被刺杀,火冒三丈,这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一看原来是太平天国余孽和捻军余孽,就下旨让李鸿章严惩。 并对李鸿章表示了安慰,还让他多加小心,身边多带侍卫。 曾国藩收到信后一看,也是火冒三丈,他没想到自己弟弟胆子这么大。 李鸿章先点题说他被刺杀了,特来告知老师他没事不要担心。 然后提到了曾国荃,这就很明显了这就是曾国荃干的。 李鸿章还有一层意思,我可以不找曾国荃麻烦,但是让曾国荃也不要再找他麻烦,不然新账旧账一起算。 李鸿章肯定是有真凭实据了的,不然不会这样跟他说。 曾国藩也给自己弟弟写了一封信,让他老老实实在自己地盘待着,不然自己也报不了他。 还有李鸿章给他的天津教案处理意见,他感觉可以一试,才这么快速处理天津教案。 前面慈禧看曾国藩一直处理不好天津教案,准备换人的,最好就是换李鸿章,可是就要换时,李鸿章被刺杀了,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个节骨眼上,给他换职位也不好。 于是只能让曾国藩继续干,曾国藩按照李鸿章的意思也快速解决了天津教案。 李鸿章之所以帮曾国藩,也是他现在还不想做直隶总督,他现在的势力都在两江地区,这边很多厂还在建设,自己去了直隶。 那两江肯定就是曾国藩接任,可能这就便宜曾国藩了。 …… 李经孝离开监狱的时候让张文祥好走,不用担心家人,家人他保了。 张文祥看到李经孝离开的背影,脸颊两行热泪直流。 他是真的感谢李经孝。 此时李经孝还没有忘记他的妻儿,说明他是真的会救他们。 没必要骗他一个将死之人。 李经孝出去后就交代马正让他处理这件事,把张文祥的妻儿送往台湾,那边肯定没人找得到。 张文祥是该死,但是在李经孝看来祸不及妻儿。 毕竟他是从后世来的。 …… 很快李经孝就迎来了自己的大考。 乡试… 李经孝心想高考我都不怕,我还怕你乡试不成。 等李经孝来到考场就傻眼了,人倒是不多,毕竟一级一级卡,只有秀才才能考乡试。 李经孝看到很多老人,四五十岁的,五六十岁的,三十多岁居多。 也就他一个十六岁的。 所有人看了看李经孝,都在想这人真年轻,肯定才二十岁。 李经孝身高早就超过李鸿章了,又壮。 只是面孔能看出很年轻。 李经孝也没理他们,进去后在自己位置坐下。 这里很大,这是两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