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曾国藩提议让张瑞锦做台湾巡抚 (第1/1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李经孝:“二娘,我考中了,我还是第五名,我现在可是举人了。” 赵小莲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你说的真的?” 李经孝认真的点了点头! 赵小莲:“来人啦,快去叫老爷回来,就说大公子中举人了。” 李经孝:“二娘不用麻烦了,我去找父亲。” 赵小莲:“好好好,你去叫老爷回来吃饭,我这就让人准备,我也亲自给你下厨。” 很快整个李府都知道大公子中举人了。 16岁的举人,在整个大清那都是头一位。 李经孝来到李鸿章的办公处,其他官员看到是李经孝都和李经孝打招呼。 李鸿章也看到了李经孝。 李经孝一般很少来这里找他,他知道有事。 其他人也都退下。 “孝儿,有什么事吗,你可是很少来我这儿啊。” “父亲,你看你说的,你建的工厂,那个我没出力。” “今天我去看放榜了,我考了第五名,中了举人。” 李鸿章还在想着其他事,隐隐约约听到李经孝说他去看放榜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李经孝没考中,现在来告诉自己。 “孝儿啊,没考中就没考中,是吧,第五……嗯……第五……举人……” “孝儿,你刚刚说什么,你考中了举人,还中了第五名?” “是的,父亲,我中了举人,特来告知!” “哈哈哈,不愧是我李鸿章的儿啊,太好了,太好了,我李家有后啊!” “16岁的举人,不得了,不得了啊。” “走走走,回家,让你二娘他们准备一桌好酒好菜,我爷俩儿好好喝喝。” 现在的李经孝也开始喝酒了。 李经孝:“父亲,我已经回去给二娘他们说了,二娘叫我来找你回家。” “好好好,走走走,我们回去,太高兴了。” 李鸿章带着李经孝往家里走去,边走边给李经孝说道。 “孝儿啊,这次考了举人,是该高兴但是记住了,后面还有两堂考试,要是都过了才能中进士。” “孩儿知晓。” …… 几天后,李经孝来到自己一家店里面,然后进入后堂。 吕万通在这里等候多时。 “主上,刚刚直隶提督张瑞锦发来电报,说最近台湾地区洋鬼子们在那儿闹腾的挺凶的,曾国藩准备提议让张瑞锦去台湾做巡抚。” “张瑞锦发来电报,请示主上,是否同意。” 李经孝想了想这可是好事啊,自己一直缺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台湾可真是好地方。 山高皇帝远,又可以发展造船业,还可以发展工业和研制武器。 “给张瑞锦发信息同意,我父亲那边,我去吹吹风。” 吕万通:“好的主上。” 李经孝感觉重生这十几年,今天是最值得高兴的,但是还没到最后一步,一切都存在变数。 原本的台湾第一任巡抚是刘铭传,也是李鸿章的手下。 还是1875年开始的。 没想到现在早了五年。 也有可能是曾国藩想将李鸿章的人踢出直隶。 毕竟曾国藩是直隶总督,手下头号大将直隶提督是李鸿章的人,他做事都不能放开手脚。 虽然李鸿章曾经是他的手下,毕竟现在已经分家。 两人职位相当。 将张瑞锦打发到台湾去最好,自己卧榻之侧就没威胁了。 还有个问题是,台湾那边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逼迫大清开放通商口岸,最近十年来,台湾的部分地区相继开港。 随着台湾开放通商口岸后,越来越多的各国商人到台湾建厂,在台湾做生意。 也有各国传教士到台湾进行传教。 传教士都是做公益的,和天津教案有点类似。 很多传教士来到大清传教,国内总部是下达命令的,你们招收了多少信徒,就有多少补贴。 他们为了多挣补贴,就在大清各地找当地人,对他们进行帮助,然后让他们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宣传加入他们教会有什么好处。 还有救助多少孩子有相应补贴。 天津教案就是一直在救助孩子,很多人贩子开始钻空子,拐卖孩童然后到教会去救助,他们得到一部分救助金。 孩子也留在教会抚养。 孩子一多,肯定就有问题,还有很多孩子就是生病了才送出来的。 希望得到救助。 教会也不是万能的,救不活就只能埋葬。 有些宗教也不够认真,埋葬很浅,野狗等饿了就给刨出来了。 然后有很多人带节奏,各地就开始发生暴乱,打砸洋人宗教,说他们拿小孩制药。 当然也不是无端指责,比如小日本他们的教会做的些啥,懂得都懂。 只是说当时天津最严重而已,其他地方也有,李鸿章遇刺就是在处理教案回去的路上。 两江地区,和闽浙地区都是沿海城市,所以宗教势力错综复杂,问题就多。 台湾地区的宗教势力也越来越多,导致台湾地区越来越乱。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