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狄云在进城之前,只认得师傅、师妹与那头老黄牛,是师傅把他养大的,所以他对师傅有感激之情,却少有朋友之谊。所以当进城之后,师傅为了宝藏而出卖他,师妹因不了解内情而冤屈他,他便由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除了韦小宝特殊一些,交了一些所谓的“朋友”,也仅只是少时共同嘻戏,长大后保护他的小皇帝,兄弟会中的师傅与同盟,以及一帮相互利用的狐朋狗友,而绝不是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真朋友。

这些。“群豪”的周围,除了相关的人外,还有山、水、川、林、店、庙、船、车等景,还有刀、剑、琴、棋、诀、谱、秘笈、宝藏等物,但就是少了朋友。

男主角一般是不交朋友的,更不会为了心中寂寞而交朋友。若有心事,往往不是向朋友倾吐,而是采取了比较特殊的方式:要不就是发狠练功,要不就是跑上山顶长啸,要不就是寄情在乐律或棋画之上。若一定和人遭遇、邂逅,无法避免了,看不顺眼的,话不投机的,冷言热嘲一番,或拳来脚去一阵,也就扬长而去。万一碰上个有共呜感的,三言两语便离开“朋友之地,,而登上”兄弟之境“,随时随地撮上为香,结拜起来。

所以书中结拜兄弟特别多,几乎充斥了金庸的十几部作品。

这也可以透露出中国古昔的伦理意念之所习。

女主角交朋友的情形,就多有往“结婚”之路而去之势。这种交友方式,用舒国治先生的话来说是成了“除君之外,再无别人”,又有一点不像朋友的原初意义了。如黄蓉交上了郭靖,殷素素交上了张翠山,都是开头就已奠定了夫妻的情份的。

金庸写了这么多没有朋友的人物,设置了这么多孤寂的环境,无非是想说明:人生是孤苦的。因此,他的武林人物,最后不是慷慨一死,就是孤独归隐,少有第三种结局的。

古龙也知道人心难测,也遇到过“出卖朋友如刀切豆腐,吃起朋友来如吃龟孙,锦上有花,雪中无炭,恩将仇报,口蜜腹剑,嘴里叫哥哥:腰里掏家伙”的“武林人物”。但他还是认定:“好酒难得,好友更难得”,“只有真正的友情,才是永远明朗,永远存在的”。

古龙之所以为古龙,就是因为他有一腔热血。

“因为,有热血的人才是虎虎有生气的。

有热血的人才是不落俗套的:

有热血的人才是有冲突,有高潮的。“

跟古龙醉眼相对后,林清玄居然还能这样说。

古龙也居然觉得很“受落”:“朋友,要与有热血的人交;酒,要与有热血的人喝;恋爱,要与有热血的人谈;死,要为有热血的人死。”

这是古龙做人的宗旨。

他写的也是一腔热血。

再没有其他人像他那样去写朋友之谊的。

楚留香与胡铁花,陆小凤与花满楼,江小鱼与花无缺,……

早已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我们从中大概可以理解“一腔热血只卖给识货的人”那种抛头洒血之无所顾惜的意境。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那种情怀。

这种意境,这种情怀在楚留香和他的朋友中处处掬手可盈。

蔡志忠在他的漫画释经典里,有一则《禅说》,读之让人心里一动:

有一个人,高高地爬到山顶,动也不动地站了很长的时间。

来来往往的行人奇怪了,有人就跑去问他:

“你在这里看山吗?”

他摇摇头。

“你在这里观云吗?”

他还是摇摇头。

“你在这里等人吗?”

他仍是摇摇头。

“那你到底在干什么?”

旁人问来问去,那人一径摇头,未了,才答了一句:

“不为什么。我只是站在这里。不为什么。”

这很能比喻楚留香和胡铁花和姬冰雁和左轻侯的关系:不为什么,朋友就是朋友。

姬冰雁表面上冷冰冰的,又怕死又不够义气,但实质上,他像一座火山,在他已经凝固冷却多年的岩石下,流动着是一股滚烫的血。他也像胡铁花一样,随时都可以为做,的朋友付出一切的。

《大沙漠》里很能表现他这种“外冷内热”的性格,若是没有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只通水性不熟沙性的楚留香和胡铁花,不但不能救回人,恐怕他们自己也“活不到十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