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怀中拿出一千两的银票,银票是东海钱庄的,放在几案上。“麻烦公公了!末将到底是大明人!眼睁睁的看着建奴肆虐辽东,看着先父昔日用血汗守护的北疆如此溃烂,末将唯恐昔日黄泉下,无颜面对先父!”

潘相看了看推在几案上的千两银票,再看了看唐继光虽然略显稚嫩,但充满坚毅的脸。潘相一时间百感交织,都不知道是该佩服唐继光好,还是该讽刺唐继光**好了。

潘相最后叹了口气说道:“上表这事情好办,只是士兵方面如何处理?带少了莫不如不带,带多了,晃之你有把握吗?须知如果晃之你说带兵三千北上,但最后只有几百人愿意从之。到了京师,那可是欺君之罪。咱家也保不住你!咱家再次奉劝晃之一句,你的心是好的,但这事情还是三思为上!”

“士兵方面无妨!末将麾下三千水师士兵只要圣上旨意下达,绝对会无怨无悔北上!另外末将还从日本招募二千士兵!如果北上,留下二千水师留守福建,可动用三千兵卒!再临时招募一些民夫,可称五千!”唐继光大喜,立刻说道。

“如此!唉!罢了!不过这事情,晃之你最后知会抚台一声,毕竟他名义上也是你上司!”潘相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是自然!”唐继光笑着应道,完全无视了潘相那一声叹息。

潘相犹豫了片刻,说道:“另外圣上派来的监军也到了,还有新来的偏将军也到了。副将那边应该是抚台的事情,监军那里,明日咱家为你二人引介吧!”

“如此麻烦!公公了!”唐继光脸色微微一僵,但很快就变为正常了。他到底不是正规将门出身,明朝对他有所防范也正常。

唐继光早就对此明悟,并且这些监军和偏将军都是他自请的。只是知道是一回事,真的到来,唐继光心中完全没有芥蒂,那是没有可能的。有谁愿意被人掣肘的?

唐继光出门,深呼吸一口气,稍微缓解一下心情,便前往袁一骥那里。不想在袁一骥那里唐继光见到了自己的偏将军,这个偏将军不同于唐继光,乃是出身于山东登州戚家将门的戚远栋,论起关系来还算是戚继光的子侄一辈。当然了,论起关系来,已经比较疏远了。…;

戚远栋此人本身唐继光就不知道如何了,只是在袁一骥介绍他给唐继光的时候,态度颇为倨傲。不知道的人恐怕认为他才是游击将军,唐继光是副手。

唐继光可不是一个和善于隐忍的人,当初就不给戚远栋面子。问了戚远栋几句水战上的问题,戚远栋登时哑口无言。他是戚继光的子侄,但他可不是戚继光。再说论起水战,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虽然有记载,但从战绩上,戚继光罕有水战之战绩。更别提连战阵都没有上过的戚远栋了。

袁一骥明显有些偏向于戚远栋,在一边插科打诨,这才使得戚远栋没有那么尴尬,只是两人的见面最终还是不欢而散。至于对于唐继光请战一事,袁一骥也是和潘相一样不明白的。因为辽东的战事,怎么看也是和唐继光八竿子打不着的,唐继光怎么傻乎乎的去开战呢?

再则,就算袁一骥远在福建,也知道哪些建奴不是容易对付的。要是容易对付,也不会让**哈赤称汗后,还逍遥快活到今时今日了。

袁一骥也稍微劝说了唐继光,唐继光再次用对付潘相的话来说袁一骥,还附送上八张一百里的银票。袁一骥和唐继光的关系自然没有和潘相那么深了,考虑了半响后,就答应了下来。

唐继光立刻趁早做准备,操练麾下的二千水兵。之前不是说三千吗?其实那是唐继光名义上的,唐继光实际上的水兵只有二千,其中约莫六百是唐继光招募来的海盗,主要是郭怀一和施大瑄二人。剩下的一千四百人,其中八百人是唐继光的老部下,余下的都是唐继光在福建招募的渔民。

另外还有一千人的名额,唐继光自然不是吃了,而是用于训练步兵。都是从难民中挑选的,不过只有五百人,还有五百人就是唐继光当初招募的五百军户。

操练水兵的事情,唐继光交给汉克姆斯、郭怀一、施大瑄他们。步兵的训练唐继光交给日耳曼雇佣兵阿塔里克、刘荣浩、阿福他们。

而唐继光自己则到江南招募流民,虽然在首辅方从哲的处理下,灾荒已经算是熬过去了。只是依旧有流民滞留在江南,实在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回乡了。

唐继光从中挑选了一千名没有家眷的单身汉子为士兵,旋即就前往南京,拿着潘相给的名帖拜访南京镇守太监熊应仁。

熊应仁得知唐继光来,有些诧异,唐继光他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