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军门!不是我说,我本来就认为应该大力发展骑兵!火铳兵虽然厉害,但对付骑兵上却有一些力不从心!根据我了解,那些八旗军冲锋在前方的,都是三层甲。这意味着击杀他们,最少要将他们放到二十步的范围,而且还要射中要害!这个要求太高了!甚至可以用不切实际来到形容!”林良和挥动着他那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左手,毫不客气的说道。

唐继光皱皱眉头,没有说话,但他知道林良和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林良和继续说道:“军门,我见过那个红夷人阿塔里克。听他介绍过他们的国家,据说他们那里有一支骑兵,手持自来火短铳作战,每人携带七八杆短铳。我认为军门可以借鉴,短铳射程虽然比弓箭要近一些,但有战马相助,这个劣势并不算太过明显。我认为这用来对付建州蛮子挺不错的!只要命中对伐一发,事后也过半可能伤重身亡!”

唐继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自来火铳价格昂贵,对了!我记得叫你们降低自来火铳的价格,可研究出来了吗?”

“已经差不多了,用燧石撞击擦出的火花有点小,而且成功率不算高,只有六成左右。正在研制着,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可以将成功率提高到七成!据说这已经是最高的了!”林良和说道。

唐继光点下头,道:“七成也好!”

卫铁勇凑上来,谄笑道:“军门交代的事情,我们自然竭尽全力了!是了!这新式火铳军门还没有命名呢!”

唐继光虽然知道卫铁勇的心思,但人都是有虚荣心了,唐继光也不能够避免,闻言禁不住也有些轻飘飘。思索了半响,唐继光沉声说道:“这火铳乃是我东江军研制出来的,便叫东江火铳好了!”

“好名字!虽然简单!却朗朗上口!也扬了我们东江军的威风!”卫铁勇眼珠子一转,立刻想到奉承话来了,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急智。

唐继光笑了笑,道:“行了!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我想吐了!”林良和在边上嘟囔道。

“那军门是不是现在就投入生产?”卫铁勇闻言禁不住有些讪讪然,不过他脸皮后,岔开问道。

唐继光思索了半响,摇了摇头,道:“我还没有问你成本呢!另外还要试铳!那里这么快!”

“这个好说!成本我这就告诉军门你!现在炼铁炉采用军门的高炉,炼出来的铁水质量不错!只需要在坩埚中再熔炼一番后,出来的便是精铁。燃料也低,鸭绿江一带多木材,使得这木炭价格也不高!麻烦的就是熟练的工匠不太多,损耗可能有些高!另外军门让人修建的水力铳床虽然速度快,一天就打磨出三四根铳管,但损耗也大。这东江火铳量产后,大概八两一杆!”卫铁勇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

“可有掺假?”唐继光毫不客气的问道,他可是知道这些辽东官员原本是什么德行的。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大明官员的薪水出名的低的,特别那些胥吏,不入流的,有的一个月不过是半两银子的薪水。恐怕就算是清官,也逼的成为贪官了。

卫铁勇赔笑道:“那里会有呢?军门对我们这些官员都很好,每人都有补贴!相当于原来俸禄的二三倍!那个还敢伸手?”

“是就好了!不过据我所知,这鸟铳在关内,造价大概六两银!”唐继光并没有说的太透,点到即止。

“军门,这可是得看关内的是什么人!那些匠户活的比军户还惨,自然没有什么成本可言了!但军门对火器所的每一名工匠俸禄可不少,就好比林良和这样的大匠,计算上补贴、奖金,一个月下来近三十两!两个月时间,都可以在北京城那里买一间小院子了!”卫铁勇立刻叫苦道。

唐继光也不理会卫铁勇的哭诉,摆了摆手道:“是这样最好!我会让王通判来调查!”

唐继光说罢便不理会卫铁勇,并非是唐继光不信任卫铁勇。而是卫铁勇也有可能被人蒙骗,又或者卫铁勇知情不报。

在靶场上唐继光试验了东江火铳一番,对于东江火铳颇为满意。火铳威力虽然降低了下来,但有效射程却比重型火绳枪要远十步,重量也轻了。特别是弹药上的轻,往日重型火绳枪一枚铅弹就八钱重,加上火药的重量,约莫一两半左右。二十发弹药,加上装弹药的竹筒,便有二斤上下。按照明军鸟铳士兵,每人三百发弹丸的惯例,这便相当于三十斤了。

哪怕减少到五十发,再配合上其他干粮、被服等物资,对于士兵的压力而言,这也不轻。

不过唐继光并没有贸贸然下令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