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好!”**星见刘一燝支持他,更加高兴,立刻掺和进来。

叶向高也被二人说的犹豫起来。“这……事情没有你想想象的那么糟糕吧!他唐继光好歹也是大明人,就算他肯投降,他手下的人愿意吗?”

“这事情可是难说!唐继光将军权捉的如此严密,就算手下人心有不甘,那又有什么用啊?最多也就带这亲兵出逃,而且逃跑得了,还是两说呢!”**星阴冷的说道。

一直没有说话的次辅韩爌,忽然咳嗽一声。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韩爌那里。

韩爌说道:“阁老,我也知道你有你的苦衷,不过梦白(**星字)和季晦(刘一燝字)的话也有道理。再这样争吵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大家都是东林党人,为了外人而闹翻,可不是好事!我看这样吧,一人退一步,派人到东江检阅军马,看看情况如何再说,如何?”

叶向高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说道:“韩公的话在理!”

首辅都点头了,刘一燝和**星自然也答应了下来。不过是派人的时候,出现了分歧。叶向高是想派他自己的人去,**星和刘一燝那里愿意呢?

不过这次韩爌没有和稀泥或者说一个折中的办法来了,韩爌显然对于唐继光也不怎么感冒,支持了**星和刘一燝的意见。

最后决定派吏部给事中姚宗文检阅辽东、东江兵马。**星是户部尚书,而姚宗文是户部给事中,不用想,也知道姚宗文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了。(未完待续。。)

第288章 红丸案

而在这个时候,却有人给唐继光顶上了。*书*吧(。。)其实严格的来说,也谈不上顶上了,只能够说,将仇恨都吸引在自己身上。等解决了这人,姚宗文还是要来为**星来给唐继光小鞋穿的。

而这人是谁呢?不是他人!熊延弼是也!

本来姚宗文是从京师出发到登州,坐船到了东江,解决了唐继光的事情,这才去辽东检阅军马的。但这个时候熊延弼参兵部给事中、御史刘国缙,说他御兵无方,浪费军资。

刘国缙因为是辽东人,而被派往辽东的,刘国缙主张以辽人御敌。这咋一看没有什么,唐继光也是这个计策,按道理来到说,这是好事情啊!

问题是刘国缙完全是书生意气,嘴巴上说的无比厉害,但的让他做实事,登时哑火了。这不!六月努尔哈赤南下的时候,刘国缙招募的一万七千名辽东边军立刻跑了一半,也亏熊延弼没有多指望刘国缙。要不然刘国缙这可会让明军在战略上措手不及,就算不丢了沈阳,一场大败也是免不了的。

熊延弼是直性子,那里会容得下刘国缙呢?

刘国缙也知道理亏,多次向熊延弼求饶,让熊延弼别把这事情上报朝廷。

熊延弼自然不愿意了,刘国缙自然被内阁呵斥一番,夺去他练兵、募兵之权,刘国缙乃是深深怨恨上熊延弼。他一心想陷害熊延弼报仇,正好。姚宗文检阅辽东兵马,于是他给姚宗文写上书信,让姚宗文来辽东给他报仇。

姚宗文和刘国缙同出一门,算起来。刘国缙还是姚宗文的师兄。而且姚宗文和熊延弼也是有仇恨的。姚宗文早在十多年前便是吏部给事中,不过他运气不好,老爹死了。按照惯例,姚宗文要回去守孝三年,官场上这叫丁忧。

自古官场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丁忧三年时间可不短。谁可能会给你留着位置的?姚宗文丁忧回来的时候,自然是没有了官职了。姚宗文就四处求人帮忙了,最后他想到一个办法。到辽东那里,谎称招降了一个蒙古部族。这个功劳啊!

朝廷的人一听,也不傻,没有说破。毕竟姚宗文也有人脉的,但不加理会。姚宗文不死心,就让熊延弼帮忙。熊延弼当时是辽东巡按,负责的就是勘察军功、将官有没有贪污等等。只要熊延弼开口,姚宗文的事情是三根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但熊延弼是什么性子啊?那里会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拒绝了。而且还写了一封信去,熊延弼的心意是好的,就是让姚宗文老老实实做事。别想着那些邪门歪道。

姚宗文当时心情就不用说了,鼻子都气歪了。最后姚宗文一边熬。一边谄媚上官,这才在今年官复原职。

在姚宗文看来。是熊延弼耽误了自己近十年的青春的。姚宗文这是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立刻改变注意,到辽东检阅兵马。

到了辽东后,熊延弼也没有意识好姚宗文是自己仇人,毕竟两人关系一般般,当年的书信熊延弼也没有意识到会得罪人。最重要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