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那硕士生是怎么回事?一到白云机场,他就叫那位硕士生打道回府了。事后,老徐的朋友、就是那硕士生的导师还给他解释,说写《可行性报告》是MBA干的,那位硕士生侧重管理理论研究。要不是顾及到朋友的面子,老徐还真想问他本人会不会写《可行性报告》或《商业计划书》什么的。

老徐感慨说,“怎么现在的学生、老师就这样水平?”

想想老徐的话也有他的立场。联想到我们这一辈人刚参加工作时,经常遭受到类似的讥评,什么“大学生连个总结都写不好”、什么“名牌大学出来的,居然连‘三反五反’都不知道”,当年我就觉得这类指责有点苛求。那天听老徐这么说,我本能地想辩护几句,跟他讲了一番“领导要给员工明确的方向感”之类的道理,可我越这么解释,老徐头摇得更厉害,反问:“不是说现在的人都在看《把信送给加西亚》吗?我还要怎么给他方向感?莫非让我当他保姆不成?”老徐用讽刺的口气谈到“大学真是越来越大”,说:“明明只是一个读大专的料,把他硬拔成本科、硕士;明明只有技校学生的水平,把他硬拔成大学生,能行吗?”

我当时觉得他的逻辑过于粗暴,打击一大片。特别是我联想到上个世纪80年代高考的门槛之高,许多省份还实行“预考”制度,预考不过关的人连高考资格都没有。想想当年的残酷,想想今天的宽松,居然还有人说出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话。然而,这次招聘让我感到郁闷的几个细节,让我不禁对老徐的牢骚有些认同。

斯文扫地,这就是我在招聘过程中最突出的感受。

这家杂志招聘文化版编辑,按规定要进行笔试。笔试中“知识基础”一栏有一道题是:“请你列举出《万历十五年》中至少三个人物的名字。”有两个应聘者——是北京某著名大学历史系的学生的答案为空白。按杂志社的规定,这类应聘者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有一个听上去又简单又粗暴的规定:专升本的不要;北京、天津籍的不要;自考的不要;××大学的不要——说是这个大学在京找工作的毕业生多如牛毛,多得令人生疑……总之是一些充满“歧视性”的规定。杂志社笔试有一个硬性规定:知识基础和编审题达不到60分的,不予面试。编辑部负责招聘的老董告诉我:依照以往招聘的经验,凡是知识基础和编审做得差的应聘者,千万不能试用,让他们当编辑肯定要出事。

我就听过一次杂志社总编在工作会上的讲话,他说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像读书人,缺乏基本的阅读热情。不读书不看报只上网的人能当好编辑吗?杂志社订了这么多报纸刊物,油墨清香地拿进来,再油墨清香地拿出去,没有人有兴趣去翻一翻,这么下去怎么行?让编辑部主管一定要敲打好那些年轻编辑——特别是新编辑!想凭着一点儿机灵劲儿就干好编辑记者?想什么呢?

总编发火是有原因的:一个××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女孩子,模样看上去老成持重,平时表现得虚心好问。大家对她印象都不错,所以破例让她临时顶夜班编辑,看看清样。在一篇有关台湾局势的评论稿子上,这女孩子在“连战”、“宋楚瑜”名字下打了重重的红色问号,批注“建议在有关人名下面加上注释”;又在“个中三昧谁能解”旁火气十足地重重批注“这种拗口的句子以后不要再出现”……

值夜班的副总见到这篇被改得满天花的稿子,一开始脑门一凛:怎么?!都快发稿了,还有那么多问题?再仔细一看标注的那些话,那感觉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整个就是“我晕”,那女孩子早已下班回家了。

这副总亲自“救火”,连忙张罗着把那篇改坏的稿子又给改回来。第二天,副总把那女孩叫到办公室一阵猛训,问她:“你不知道的人名,就能断定读者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把布什、布莱尔也加上注释?你又凭什么断定‘个中三昧’是酸文假醋?”

那女孩不服气,说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副总一句话把她顶了回去:“这不是角度问题!这有个客观标准的!”女孩又说:“这可能怪我过于谨慎了,其实这些人名我都知道……”副总当时就拍了桌子:“你还在找托辞?什么‘过于谨慎’?就是你的知识准备不足!你可以不做事,但是请你不要帮倒忙!”

“帮倒忙”一说出口,女孩子大概觉得副总侮辱了她,哭着跑了……这事被捅到社务会上,所有的人面面相觑,半晌总编才说了一句:可怕!

还有一个从空军地勤退役的前中校,据说曾发表了数百篇新闻通讯,后在某著名大学新闻系读研,也到社里应聘。这位仁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