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到了寿山那边又不一样了,林森的目标是现在还无人理睬的寿山石,更准确的说是大名鼎鼎的田黄石。

这东西其实是因为产于寿山的“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

林森想要的就是那有着石中帝王之称,田黄之中的最上品田黄冻石。

这东西即便在田黄石资源相对丰富的年代,都有着“一寸田黄一寸金”的说法。

到了后世资源枯竭后,那可就不只是一寸金而已了,一两田黄一斤金怕都是少说了。

当然其他的寿山石,只要是顶级货色,也尽量别浪费了就是。

于是这帮子家伙去到以后,找到林森所说的田地位置,干脆以一个没人能够拒绝的价格,把这片田地整个都买了下来。

好在这片现在的住户可不算多,还是很容易就达成了愿望的。

然后借着翻耕整地的名义,开始认真的翻找那些林森的心头好。

昌化那边当然就是奔着鸡血石去的了,也是差不多的法子,人手也算是不少,慢慢找就是了。

相信平安号到扬州那边,完成了卖出买进,再来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他们应该不会让林森失望,各自都有所收获了才对。

至于林森说的建房子的事情,还真不是单纯的说说而已,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计划,而且是比照着林家庄那边的自家土楼的形式,在这边也建造一个圆形土楼。

显而易见的,林森这是把这个计划中的新房子当做自家据点,甚至是碉堡来经营的。

以后即便林森完成了任务,不再继续留任在现在的这个岗位上了,番禺这边仍然会是他和众多勋贵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的一个大本营,香料生意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再说各家商队,尤其是林家的,也不可能一直单纯靠香料,就不去买卖其他货物了吧。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肯定也需要这么一处完全属于自家的地盘,而且是易守难攻的堡垒,来作为货物的集散地,这样安全才更有保证啊。

军营那边毕竟不是什么长远之法,那些兵士们自然没有白白动用的,好处总少不了他们的吧。

可时间长了,难免还是会有邀买人心的嫌疑,总不是那么合适的。

更何况林森走了以后呢,继任者可不见得卖林森这么大面子。

给他的私人货物提供庇护,还是放在军营这种敏感的地方,这可是违反纪律的事情,人家凭什么替林森担这么大风险啊。

就算是站在他们这边的,这事也太乍眼了,得不偿失。

有个自家的土楼自然就不一样了,那东西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防守能力有多么强大了,哪怕以后有人眼红,想要攻陷一座那样的圆形土楼也绝非易事,足以让所有觊觎之人仔细掂量一下了。

也完全没了受制于人的担忧,怎么看都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到时候向其他勋贵手下的商队也开放这边作为落脚地的话,不难想象这边会强大到一个什么程度。

眼下已经来到岭南的那些个老兵们,少不了也会把这里作为一个集散地吧,完全可以保证这里随时都有强大的武力在。

不只是守护自家的货物,和确保在番禺城里的话语权,长久的宣示己方力量的存在,甚至也是对船队的一个重要保障,毕竟船员们也总是要上岸的吗,同时还可以威慑冯盎他们那些真正的坐地户们。

到时候看到其中益处的当地大户们,搞不好也会跟风吧,就像军营里用到的泥砖房一样,再次引领一股新潮流,而且可能都不需要广州刺史再去推动了。

看上去一切都在顺利的发展着,不只是广府这边林森越来越接近他的目标,随手送到北方去的棉布,竟然也真的收到了追捧。

程怀玉从商队那里得到这些布料后,就按照林森的叮嘱,给平安小家伙做了许多贴身衣物,发现这些布料确实是非常的舒服,不论是什么季节都很适合贴身穿着。

而时不时跑去找她玩的那些个闺蜜,还有其他贵妇们,也渐渐的发现了这种布料的好处,尤其是有了孩子的那些,也都喜爱上了棉布,有的还会到林家来蹭点棉布用一用。

反正林森也不在家,她们来的勤一些,甚至有的关系确实好的,还会在这边留宿,大家也都不会多说什么。

甚至比以前更熟悉了,能聊得东西也更多了啊,所以拿起这些小东西来,也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有了这么多贵妇贵女的肯定,棉布成为流行也就不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