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众诸侯观望形势,袁公路威胁刘繇 (第1/3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袁绍打定了主意,既不支持,也不讨伐袁术,而是集中全力准备进攻公孙瓒。张扬本就唯袁绍马首是瞻,自然也跟随袁绍一起,围攻公孙瓒。袁绍对刘繇称帝的事情不理不睬,刘表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作为汉室宗亲,遇到这种事情本应该义愤填膺,怒不可赦的发兵讨伐,当蒯良和蒯越得到消息赶往州牧府之后,却见刘表正在和蔡瑁悠闲的喝茶。蒯氏兄弟面面相觑,蒯越忍不住出声道:“主公,如今刘繇和袁术作乱,我们与扬州、豫州接壤,正应该率先派兵讨伐叛贼,还大汉朗朗乾坤!”

刘表叹息一声,放下手中的茶盏,道:“异度所言,我如何不知,但是我一想到出兵作战会使无数的士卒丧命他乡,荆州又将多出无数的孤儿寡母,便心如刀割。异度可有计谋能免去我荆州将士的伤亡?”

蒯越一愣,心想‘打仗哪能不死人?但以此为借口放任叛贼在侧作乱,未免有些不过去。’于是便硬着头皮劝道:“主公,自古以来,但凡仁人义士,欲评斩杀奸邪,哪能不流血牺牲?岂能因为怜悯荆州百姓而放任其他百姓惨遭奸邪祸害?”

刘表还未话,蔡瑁就起身训斥道:“蒯异度,你这是要教训主公吗?”

蒯越毫不畏惧的道:“蔡德珪,你休要曲解我的意思!作为大将,遇战事畏缩不前,该当何罪?定是你先一步哄骗了主公,才使得主公不下令发兵!”

蔡瑁勃然大怒,道:“蒯异度,你休要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主公英明神武,仁义爱民,岂是你我能以区区言辞左右的?你莫非在暗讽主公昏庸不堪了吗?”

刘表脸上已经显出不悦,但蒯越却没有察觉,依然与蔡瑁争吵不休。两家都盘踞襄阳数百年,其中的恩恩怨怨岂是一时半会就得清的?二人在刘表府上吵个不停。蒯良觉察到刘表的不耐烦,连忙拉住蒯越,道:“主公此时不发兵,定有深意。异度莫要再主公府上放肆!”蒯良不停的打眼色,暗示蒯越。蒯越这才察觉到刘表已经是脸色阴沉,急忙停止与蔡瑁的争吵。

刘表见二人终于停歇了下来,冷哼一声,道:“我已经与德珪商量完毕,单凭荆州之力,恐不是逆贼的对手,况且南方还有一个孙策虎视眈眈、长江水贼最近也务必猖狂。我荆州务必要先保一方百姓,再谈出兵剿贼。扬州、豫州不止于与我荆州接壤,东面更有徐州牧陶谦和大汉皇叔刘备;北面也有冠军侯张飞和奋武将军曹操,不如先看看这几饶行动,我们荆州在决定是否出兵!”

蒯越和蒯良见刘表已经有了主意,只好向刘表告退。出了州牧府的大门,蒯越叹道:“主公身为汉室宗亲,为何却要先看他饶行动再做决定?”

蒯良淡然的道:“这恐怕与主公的心态有关。”见蒯越疑惑的看过来,蒯良解释道:“主公宠爱妻子陈氏,但陈氏卧病在床多年,主公心思多在陈氏身上,没有称雄争霸之心,所以不愿对外作战。再加上主公二子,长公子琦虽好读书,颇有文采,但不喜运动,没有马车代步,就足不出户,所以体弱多病,为主公弄不喜。二公子年纪尚幼,且不好读书,整日里只是结交一些所谓的英雄豪杰,纵然主公打下的地盘越大,二位公子越难以继承主公的大业。反而,主公只留荆州给后辈,或许能保证儿子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更何况主公已经接近知命的年纪,纵然有心打下一片江山,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主公只愿将荆州经营成铁桶一般,却不愿对外用兵。”

蒯越思考了一下,点头道:“子柔所言极是,遥想当年,主公单枪匹马前来荆州赴任,胆识无双,转眼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主公也老了啊!”蒯氏二兄弟感慨着回到了家郑

相比刘表的默默观望,益州牧刘焉则表现的积极的多,可惜不是积极的派兵讨伐袁术,而是召集了众幕僚,商议着如何尽快平定益州的叛贼。益州多山,且很多地方都是地广人稀,刘焉派兵前来围剿,反贼则躲进山里,刘焉将大军撤走,他们又窜了出来,益州的官员和百姓烦不胜烦,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这几伙反贼。更何况还有张鲁占据了汉中,现在正在阳平关与刘焉对峙,刘焉现在根本无心他顾。但落在旁人眼中就是刘焉无视刘繇称帝,自己必然也暗藏野心。

两位牧守一方的汉室宗亲都没有动静,气的刘协大发雷霆,好在伏寿十分善解人意,乖巧在一旁轻声开解他,刘协这才慢慢平复了情绪。而事件的另一位主角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虽然外界都认为刘繇即将称帝,必然是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刘繇现在连自己完全受人控制,一点自由都没樱

刘繇虽然没什么卓越的功绩,但他一向仁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