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国师的荒唐建议 (第1/2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六万多堪称天下至锐的大军奉旨出征前去收复狄道城,原本还以为这不过又是另一次宣扬国威的机会,谁知道最后不仅闹了个全军覆没,就连主帅完颜允恭这位大金国的当朝太子都被人家给生擒活捉了去,也难怪消息传到中都之后会把正在主持朝会的完颜雍给气得连呼三声“孽障”就顺利地晕倒在了龙椅之上。

早年间就懂得忍辱负重从残暴狂傲的完颜亮手里抢到了皇位,随即又利用宋军将帅不和的机会一举挫败了孝宗皇帝的反击,按说完颜雍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具有了比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算这次的惨败确实很丢脸也不应该产生这么大的反应。

况且大金国虽然只能有一个太子,但完颜雍的儿子可不止这一个,出于维护朝廷稳定的需要再随便找个出来顶上又不算什么,反正完颜允恭现在也只是被绑了票还有救回来的希望,似乎也犯不着这么快就为了展现父子深情而做出这么唬人的举动才对!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世上有很多事情在解决的时候不能太过理『性』,虽说自古皇家无亲情,但皇帝也是人也还有着自己不能为旁人所道的软弱面。

完颜允恭的生母乌林答氏在完颜雍心中那可是个秀外慧中几近完美的女人,不仅在早年间献计帮他获得了金熙宗的信任,更是在完颜亮飞扬跋扈那几年里帮着想办法消除了不少猜忌,甚至到最后也不忘在以死明志的同时偷偷留下遗书帮着制定出夺位计划。

心中有着对妻子的愧疚与思念,再加上完颜允恭本身不仅非常孝顺而且还很早就展『露』出了治国理政的才华,所以别说是完颜雍还不算铁石心肠就算他真能做到,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对这个儿子稍微要多那么一点特殊的关心。

而除了这一点私心之外,完颜雍也是深受出身于辽阳渤海大族的母亲李洪愿影响对某些传统观点颇为看重,这些年也一直是在努力将金国打造成华夏正统,如果轻易就换掉了嫡出太子,那么对于他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严重打击。

至于完颜允恭这位太子会不会因为这次的惨败而影响到将来继承大统,这还真不再完颜雍担忧的范围之内,毕竟他那老祖宗完颜阿骨打早年间也不过就是个辽国的奴才,兴兵起事之后也没少打败仗,可到了如今谁还敢说他老人家不是个雄才伟略的明君?

既有父子情深的人『性』一面,也有维护正统传承的理『性』需求,所以对完颜雍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出兵平叛维护朝廷颜面,而是用什么法子把尽快把亲儿子给救回来,然后才能够看心情做出其它决定。

在听到战报之后就立即做出了先救儿子的决定,可完颜雍作为一国之君偏偏还不能直接把这话给说出来,否则不仅会影响到他好不容易才竖立起来的小尧舜形象,甚至还非常有可能让朝臣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产生混『乱』。

装晕拖延时间,找个知情识趣的重臣帮着把心里话给说出来,这就是完颜雍把满朝文武给吓得大呼小叫的唯一原因,反正以他的身份地位偶尔耍点看似幼稚的小把戏也无伤大雅。

“众卿平身!”在太医们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完颜雍终于悠悠醒转过来,看着那些一脸焦急有资格围拢在身前的朝廷重臣,他现在更想知道那位急需出现的英才到底身在何处。

“圣上龙体无恙,臣等幸甚……”甭管这晕是装的还真的,作为朝臣表示关心都是必须的,谁要是在这时候少说了几句客套话后果可是非常严重。

“太子无德,丧师辱国,今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策?”作为一个自比尧舜的明君,身体是次要的,国家大事才是最主要的,所以没人能阻止完颜雍在“苏醒”之后就立即开始征求朝廷重臣们的意见。

“臣启圣上,太子奉旨出征虽遇挫折,然……”皇帝可以骂太子,但朝臣们就算是心中有再多怨言也不敢把这话给接下去,否则就不是给在自己找不痛快那么简单了,好在如今能够围在完颜雍身边这些人也没谁会傻到这种地步,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人对左宣徽使蒲察鼎寿试图为太子脱罪的行为做出干扰。

嗯,这人不错,很是能够体恤圣意,只不过说了这么大半天的废话居然没一句能够管用,看来以后就算要给他好处也不能太多!在心底里暗自做出了决定,完颜雍到也并不指望这么快就有人能够准确领会到自己的意图。

“圣上,太子此番兵败被擒实属轻敌大意所致,依臣愚见当……”当着皇帝的面骂太子肯定不行,但以事实为依据指出太子的失误并且为下一次出兵讨伐提供参考意见,这在谏议大夫黄久约看来就应该是他的份内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