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官家的失误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看着梁肃代表大金国给送来的那百名环肥燕瘦各有特色的大美女,赵惇的心里还在有那么点痒痒,可他虽然身为大宋太子偏偏又不能有点什么特殊想法,因为他家里不仅有个天下第一妒妇,而且这事已经在朝野上下引起了非议。

据说,仅仅是据说,没有经过任何考证的据说,临安城里已经有人在怀疑这位大宋太子是不是已经决定有了便宜叔伯就不要亲爹,正在准备收拾行囊去北边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当然了,这种很不靠谱的谣言也没产生多大的影响,至少在宫里面就没人敢把这种猜测给挂在嘴上,但不得不承认赵惇收的这份大礼也确实引起了孝宗皇帝的不满,只不过他老人家既没有立即做出阻止也没有立即予以谴责。

孝宗皇帝在等,虽说帝王之家无亲情,但这毕竟是亲生骨肉,只要哪怕还有一点点的可能他都愿意给赵惇一个机会,等这个或许不能继承大统的宝贝儿子能够幡然醒悟,认识到现在这种行为的错误。

或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赵惇这次还没太糊涂,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借着各种场合把完颜雍的赏赐又给送出去了一大半,只不过他赠送的对象似乎有点特别。

“元晦,这是他找上的第十九家?”就像鱼寒当年猜测的那样,临安城内只有孝宗皇帝不想知道的事而没有不能知道的事情,更何况太子这次的赠送行动又是那么的光明正大,根本就没打算要做出任何隐瞒。

“回官家的话,正是如此!”对于太子的行为,朱熹曾不止一次建议孝宗皇帝立即予以干涉,怎奈这种劝说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到现在为止他都只能是奉命进行严密监视。

“好一个赏花会!”摇头苦笑着,孝宗皇帝还真不知道该不该为宝贝儿子能够想出这么多合理借口而庆幸,只是有些无奈地叹息道:“这次被他找上的可是吏部尚书汪大猷!”

“正是此人!”没有任何特殊防备的普通宴会,对于朱熹手下那些被鱼寒亲自折腾过的兵们们来说就跟逛自家花园差不多,太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根本就逃不过他们的严密监视。

“依元晦之见,仲嘉能否拒绝?”能够被太子看上并赐予礼物当然得是朝廷重臣才有这种资格,但之所以说这些人很特殊,那是因为他们都属于比较正直且备受信任的主战派人士,所以孝宗皇帝才会如此关注。

“很难!”朱熹很清楚,像汪大猷这种高风亮节之士只会忠于朝廷,太子的拉拢根本不可能产生任何效果,但他又不得不做出一个完全相反的回答。

“哦?元晦何出此言?”对于这个答案,孝宗皇帝感到了些许意外,因为汪大猷当年出使金国的时候都能面对种种诱惑据理力争,如今怎么就无法拒绝太子送出来的这点蝇头小利?

“仲嘉乃当朝名士,太子此番宴请乃是以文会友,故而……”朱熹相信汪大猷的人品,但也相信就算是他自己受邀前去赴宴同样没办法拒绝太子的好意。

文人雅士们的聚会场所,当然不可能只是为了喝酒吃肉瞎胡扯,到时候吟诗作对什么的肯定少不了,就汪大猷他们这些人的才华而言,随便琢磨一下那还不得是整出一篇能获得满堂喝彩的千古佳作?

太子如果借着这个由头进行赏赐,那还真不能直接做出拒绝,否则就是与这年头的传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况且就汪大猷这身份若是不做出表率,别人又岂敢轻举妄动,所以哪怕只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他都得先收下了再说。

“好个以文会友,如此说来我们就只能静观其变?”经过朱熹这么一番解释,孝宗皇帝也能够体会到汪大猷的无奈,却还是有些担心这么个备受信任的臣子会不小心掉进太子设下的陷阱里。

“官家大可放心,仲嘉虽赴宴受赏,却绝不会做出于朝廷不利之事!”朱熹实在不好意思说这年头收了好处不办事的人多了去,他只能保证汪大猷就算再糊涂也不会为了太子遵循文士传统送出的婢女而搀和到皇权争斗当中。

“史浩、李焘、毕再遇……”随着那些已经受了太子特殊礼物的朝廷重臣被念及,孝宗皇帝的表情也是越来越严肃,很是有些困惑地问道:“此皆为忠贞不渝且铁骨铮铮之辈,太子并非不知,为何要对他们进行拉拢?”

既有文臣也有武将,但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大宋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要说太子只是想要打造一个班底那还容易理解,可他最近都还在忙着跟金国勾勾搭搭,这么做显然不符合完颜雍的理由,所以孝宗皇帝一时间还真有些捉摸不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