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围师必阙 (第1/2页)

刘禅说罢,摆了摆手道:“就这么多了,你们尽快去准备吧!”

张飞闻言站了出来,拱手询问道:“陛下,北门还没有派兵呢,要是魏军从北门跑了怎么办?”

刘禅笑了笑说道:“二叔,围师必阙的道理您忘了?如果朕将南阳四门都给围了起来。魏军必定死战,就算朕率兵攻入城中,他们也可以与朕展开巷战,如此我军必定死伤甚多。

不如围三缺一,放魏军出去,朕还留有一万骑兵,他们可不是吃素的。”

围师必阙,出自于孙子兵法。

通常,无论在野战阵地还是在城寨防守作战中,面临被围境地的敌人,很可能出现三种想法,一是投降,二是死战,大多数则是第三种,听命于主将的,主将死战则士兵死战,主将投降则士兵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面合围敌人,就可能促使敌军下定决心,拼个鱼死网破。

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主将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战斗意志。

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地预设埋伏,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埋伏圈中。

特别是围困坚守城堡的敌人,一旦敌人弃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在野战战场上彻底消灭敌军。

相比之下,与逃窜之敌作战的难度显然要比攻坚战要小得多,代价也会少得多。

刘禅围三缺一,并非是给魏军一条生路,而是为了瓦解他们的战斗意志,将攻坚战改为野战,减小自身的伤亡。

张飞笑道:“原来是这样,俺老张又学了一招。”

随后,营寨之中的七万兵马,除了一万骑兵之后,便尽数出动了。

众将离去之后,一个身着飞鱼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走进营寨,手里托着一个小纸条:“陛下,荆州飞鸽传书!”

刘禅目光微凝,从锦衣卫手中接过纸条。

“该死的陆逊,文聘!”看了纸条的上的内容之后,刘禅陡然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森冷起来。

锦衣卫站在一旁,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锦衣卫拱手说道:“陛下,要不要通知诸位将军过来,发兵去救援大将军?”

刘禅摆了摆手道:“现在南下,就算是骑兵也要三天,来得及吗?朕早有准备,此事不许泄『露』出去。”

“诺!”锦衣卫拱了拱手,慢慢退了出去。

锦衣卫走后,刘禅冷哼一声道:“算算时间,应该也快到了,文聘你有命来荆州,不知道你有没有命回去。好在朕早有准备,否则二叔他可就危险了。”

邓艾率领着两万大军,带领着百十架回回炮,不断向着宛城东门推进着。后方还有大量的士兵用马车,箩筐搬运着滚石。

至于沙袋,汉军暂时还没有带过来,眼下的宛城东门,内墙高四丈,外墙高一丈八,待汉军将宛城内墙用回回炮削低,大致与外墙一般高之后,便将滚石投放到两墙之间。

可是石头是凹凸不平的,哪怕将这个鸿沟填满,士兵在其上也很难行动。

因此在这个时候,才可以使用沙袋,在石头上面投放一层沙袋,沙袋要柔软一些,哪怕不平也可以走动。

等到汉军将这个鸿沟填满之后,宛城的东门就成了一个一丈八高的巨大墙墩,这个高度,想要杀进宛城是非常轻松的。

汉军架起了回回炮,东门方向,根本没有魏军,无论是内墙还是外墙,魏军都不敢待,回回炮的威力可不是这些肉体凡胎所能承受的。

不过内墙之下,倒是站了许多士兵,墙下更是堆积了大量的干柴,火油灌。却是防止汉军越过鸿沟,所以打算用火攻。

“轰隆!”

一声巨响陡然响起,汉军士兵已经开始投石了。

“妈的,这动静跟打雷似……”突然,一个巨大的滚石落下,正好砸在这个士兵身上,可怜那士兵话都没说一句,就被百斤巨石砸中了脑袋,红白之物留了一地。

却是汉军刚刚投放石头,距离还处于调试阶段,所以将石头打到了城里。

轰轰

又有几个石头落了下来,有了先前那士兵的惨痛教训,城下的魏军纷纷后退。不过他们倒也不怕汉军趁机攀登外墙,因为外面那个鸿沟里已经灌了火油,汉军要是敢进来,必得葬身火海不可。

不过汉军很快就调整好了距离,一个个石头击打在宛城的城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