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调查(六) (第1/2页)

好书推荐: 巨星重生之豪门娇妻

第二个问的人是杨冶,毕竟是刑部的熟人。 杨冶进来和安影、云评事打了招呼,便主动说道:“我在刑部也待过那么久,虽然没查过案子,但抄多了口供和案卷,总归心里也有数。云评事,凶手大概就是我们当日一起吃粽子的那几个人吧?” 云攀不予置评,安影看云攀不回应,也不敢和杨冶多说。 “杨冶,你说说那日粽子的事情。我有个地方不明白。”云攀正坐在椅子里,翻看案卷问道:“方老大的粽子礼盒好几个口味,你们是如何挑的?案卷里写着你们一下子都挑了自己喜欢口味来吃。” 杨冶一拍手,说道:“哦,这事儿其实简单。那天祝竹之拿来的粽子绑了不同颜色的绳子,还是梁素告诉我们豆沙馅儿的粽子绑了黄绳,红枣馅儿的是蓝色的绳子,白粽子是黑绳,咸口的肉粽子是红绳子,蜜枣粽子是绿绳子,每个口味的粽子各两个,一共十个。” 云攀点点头,大致心里也是这么猜测的。“那你们是如何拿粽子的先后顺序说一下。” 杨冶摇头道:“当时人多,乱哄哄地,我不大记得了。我进饭堂的时候祝竹之和杨慎已经在说话了,桌上已经放了两盘子粽子,后头陆续来了我只记得朱可心是最后进来的,他来得时候大家都挑好了粽子。我记得当时我还招呼他吃,他笑着从祝竹之手上拿了,说他和祝兄吃一样的就好。” 杨冶又想了想说道:“其实桌上还有肉粽,喜欢咸口的人不多。我记得梁素还对朱可心书说,桌上还有肉粽。不知道为什么,朱可心就神使鬼差地拿了祝竹之手上那只。” “你说说祝竹之和朱可心的事情。” 杨冶边讲边思索道:“祝兄和我一起进的书院,相对熟悉一些。朱可心是他家亲戚,进他介绍也进了书院。听说也是祝兄帮忙,朱可心才进的甲字班。不过他和我们不大一样,我们这种进甲班的都是想进士考的,一门心思都在明经策论上。朱可心这一点不积极,有点儿像梁素。梁素,你知道的,他家世代从医,他就是学得不像我们几个拼命,这一点真的和梁素一样。” 杨冶又摇摇头,“但是也不一样,可我说不上来。就是梁素吧,就是啥课都不上心,可天资高,留在甲班也不吃力。朱可心读书就挺吃力,有时候功课也完不成,留在甲班挺费劲的。” 杨冶说得差不多了,准备走之前又停了下来,“郭大人是不是去找山长他们谈了?” 云攀抬了抬眼皮,“你问这个干什么?” “这件事在书院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京城府衙误抓了方家媳妇的事情,已经传开了。现在书院里风言风语,对官府的意见都很大。云师兄,你知道的,书院的学生向来......” 云攀皱眉道:“怎么,已经有人在带头了?” 杨冶点点头,“已经传得很厉害,糟践人命,这次又准备拿学生填命这种话传得沸沸扬扬。之前刑部又把我们几个拘在书院不准离开,学生们的意见都很大。” 云攀点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安影有些担忧地问道:“云评事,学生不会闹事吧?” “金陵府的学生向来胆大,所以郭大人先找了山长。有山长在,还是能镇得住,就怕有心人故意鼓动学生。我们得快点解决这个案子,时间越拖得久,变数就越大。” 安影点点头,马上出门去叫下一个学生。 这次来的是杨慎。 “云师兄,你们这案子还要查多久?不是我说,京城府衙那帮人简直目无王法,草菅百姓,你们得向朝廷反应,如不是.......”杨慎行伍出身,身材魁梧,嗓门中气十足,几句话邦邦响。 安影听着头痛,杨慎讲得东西和案子无关,脾气又大,心道好大一只沸羊羊。 云攀敲了敲桌子,“这不是我们来调查了么。你急什么?来,说说那日情况。越详细越好,你行伍出身,观察力强些。” 杨慎略得意地点头:“哎,也就比常人多看那么几眼。我去饭堂的时候刚好碰到祝竹之提了一盒子粽子给厨娘。他家有钱,什么中秋、立春、重阳都会带些吃食来学院分一分,我们这种穷人家的也跟着就打个牙祭。像他拿来的那种方家粽子铺的礼盒通常就要两贯铜钱,比平常粽子贵上许多,我哪里吃得上....” 安影停下了笔,问了句:“你进饭堂以后,只有祝竹之和厨娘在场?” 杨慎被打断了话,没好气地朝安影说道:“你哪来的丫头,怎么随意打断人说话呢?” 云攀一下把茶盏重重放在桌上,吓了杨慎一跳,“杨慎,收收你脾气,现在是刑部问话,问什么答什么!” 见云攀冷了面色,杨慎还是有点怂下来,老老实实地回答到:“我去的时候祝竹之正把食盒交给厨娘,不过桌上还坐着梁素和沈平修。” 安影又问道:“也就是说,粽子没煮好之前,你、祝竹之,梁素和沈修平都在场。粽子煮好后,你们是如何分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