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暂时的离别 (第1/1页)

以护送齐巧云回到凤翔府为名,张可秀决定消失一阵。 她本来是想悄无声息的离开,但齐巧云坚持要感激南陵温们对她的包容,因此几人又聚在了一起。 在这次告别宴上,齐巧云特意给每个人都鞠了一躬,又为了证明自己已恢复正常,她还把接下来的计划说出: “我将侍奉父母一段时间,若不能遇见个称心的良人,便认养宗室里的一个孩子,总之,我的心境已经调整过来!你们不需要再担心了!” 南陵温满意的点头,此时他虽然面朝着齐巧云,眼睛的注意力却在张可秀身上。 南陵温知道张可秀这次是去调和帝、后之间的斗争,但他只能假装不知情。 张可秀不说,只能说明时机未到,在这之前,他只能去尊重和理解。 本着不让对方分心的目的,南陵温的临别的寄语是格外的简单,他说: “你们一路多保重,此地已经没有什么要担心的了!” 张可秀内心应该是在庆幸没有人发现她的盘算,因此突然感性的说: “韩相快要到杭州了,他是个对己对人都有很高要求的人。 子瞻大哥还好,你们两个平日里举止太过随和,第一次接触时,容易给人吊儿郎当的印象,最好先注意一下,免得有误会!” 赵仲明是第一次听到张可秀用朋友间的语气说话,他也不知发生了何事,'忌惮'于张可秀又突然恢复腹黑,只得小心翼翼的说: “放心吧!这位算是我家的恩人,我肯定会好好表现的!” 听完,张可秀也是察觉到自己不似平日那般杀伐果断,自嘲一笑后,把所有后续想说的话都给咽下,只再挤出一句: “帝、后都无法拿捏的人,你们自己感悟下如何接触吧!” 苏子瞻拍了下自己胸脯,一脸自信的回复: “放心了,可秀小娘子,有我照看他们的!” 苏子瞻如此浮夸的表现,在于他察觉到了异常,只等载着张可秀和齐巧云的马车开走后,他才对南陵温说: “这丫头有牵挂了吗?不像平日里那般伶牙俐齿了,你们确定可以让她们两人结伴而行?” 赵仲明也反应过来,今日可秀和南陵温的性格似乎换了过来。 赵仲明已决定试一下南陵温的反应,因此故意提高音量说: “苏大哥,你可以当面说的!万一可秀娘子真情流露了呢?” 苏大哥见赵仲明起了腔调,知道是说过南陵温听,便顺水推舟的说: “好吧,我承认了,其实内心里是对两位小娘子有些不舍,但怕说出口后,引得二人也有离别之情,所以只能作罢,你是这样吗?” 苏子瞻说最后几个字时,目光专门投向了南陵温。 南陵温的脸上还一直保持着微笑,但这种努力维持的假笑,很容易被人看穿。 见苏子瞻点到自己,南陵温先是“嗯”的一声表示回应,迟疑一阵后才一本正经的说: “我已经到了不能辩解的境地,不过可以说下,目前我和可秀娘子的近况: 现阶段,她是没有一点儿女之情的心思,只想一心辅佐曹皇后。 我这里,虽然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但对朝廷的时局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我的朋友和他家人牵涉在大漩涡中,我也不可能先做一个'自了汉'的。” 赵仲明知道是说自己,肯定一脸的开心,但他还是故作姿态的说: “你可不要为我放弃这段'孽'缘,我可承受不起的!” 南陵温继续正经的说:“有缘分的事,你们拆也拆不了,无缘分,皇帝赐婚也不管用,不必惋惜!” 南陵温是不会说出秦京与张可秀的那一段纠葛。 让他欣慰的的是,就张可秀目前的状态来看,根本不需要外人提点的人,她极其善于自我反思。 听到'缘分'二字后,苏子瞻的表情立马低落起来,但他害怕仲明和陵温误会,赶紧解释说: “和你们没有关系,只是'缘分'二字,让我突然忆起亡妻王弗!她去世前常给我说缘分尽了” 赵仲明安慰着说:“苏大哥那首为亡妻所作发《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定会流传千古,我说的!” 苏子瞻开始以为有高见,听到赵仲明说出'我说的'三个字后,笑着回应: “其实我已豁达了,从韩愈《祭十二郎文》中,我体悟到: 人死后如果有知,那我和妻子还有团聚之时,何故悲伤! 人死后如果无知,也不用再过分悲伤了,因为她也不会知道!” 南陵温说:“受教了,这个人生信条我也要拿去!” 赵仲明则故意用方言搞笑,说了句:“俺也一样!” 三人随后一起泛舟于西湖上,准备去查看下湖中心位置处,淤泥堆积的情况。 他们之前已把湖中的茭白全部铲除,和清理出的淤泥一起堆积于湖中心,只等淤泥堆变稳固,就准备以此为中心,建立一座三十多里连接两头的堤坝。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