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联合瞎毡 (第1/1页)

由于事情紧急,加上不能让朝廷的反对派获知更多的消息,刚刚回到汴京的南陵温三人,在休息了一夜后,又往青塘地区奔赴。 这次他们手拿皇帝的密旨和兵符,可以任意调动西北军,但旨意上也说明,一切都要尽量低调行事,不得引起边事的升级。 奔驰半月过后,几人来到了秦凤路,这次接待他们都换成了西北军武将里最高级别的种锷。 在随士兵们进入营帐后,几人一眼就看到了满脸沧桑的折可适,尤其是他的胡子,已经可以掩盖住他的脖子。 种锷要几人都坐下,他先是招呼下人上茶,随后动情的说: “景思立是我同生共死的兄弟,此仇不报,我实无脸面在军中立足了!” 一听到“景思立”三个字,折可适更加激动了,他接近哭腔的说: “鬼章这小子耍阴招,要不是大将军拦着,我早就带大军踏破他的营地,现在肯定已将鬼章头颅放到景将军墓前!” 南陵温一直想栽培折可适的,因此马上劝谏: “折大人绝不可如此莽撞,朝廷里现在有一拨人想裁军和收回边将的权力,我们再愤怒都要学会忍耐,但我可以给你保证,此仇一定会报!” 听完此话,种锷以为南陵温们和之前来的宦官、衙内(皇亲国戚)之流区别不大,于是满脸不屑的的说: “不知道几位大人这次带来了朝廷的何种安排?还要不要接受董毡的投诚?” 张可秀有点不满对方的态度,但她毕竟听过种家将的大名,于是乎调头对着赵仲明说: “仲明大哥,你可要看清形势,别上了战场后敌友不分!” 种锷哪里受得了一个弱小子内涵自己,他抄起大刀对着张可秀说: “接招吧,尊严是打出来的!” 折可适肯定想阻止,他已开始后悔自己一味的消沉,没有及时告诉种锷这三人的来历。 但南陵温和赵仲明上前阻止了他,南陵温小声的对折可适说: “不打紧,所谓不打不相识,种锷将军性格直爽、爱兵如子,有他在不会让你们受委屈的!” 南陵温说罢,便见张可秀用剑连挡种锷将军的两次侧劈。 种锷见对方硬接自己招数,大叹一声: “好身手,想不到如此瘦弱的身躯,竟有这么大的力气,难得一见啊!” 张可秀也有点想明白了,种锷是在试探来者何人,她来了一个“挽花”,即用手腕发力,挥动剑身绕八字,虽是花招,但剑身游走的一气呵成,由此可以看出张可秀的内功。 种锷见状,笑着说:“有点功夫,待我使出几招大开大合的套路,且看你如何招架!” 说吧,种锷提刀直刺,随后几招更是携虎虎生风之威之势,让在一旁观看的人都觉胆寒。 虽然胜负未分,但气势上种锷已力压张可秀一头。 南陵温见如此招式,内心赞不由叹:真国之栋梁!种锷大帅也! 张可秀也不甘示弱,后撤一步后,把剑鞘接上剑柄,模仿枪、戟招数进攻。 种锷在防守间,见对方手眼身步都是顶级,“枪”如游龙般在身边游走,也立马退后一步,收刀说: “上了战场不一定!但单论一对一,我未必是你对手!” 心结已解,南陵温和赵仲明和折可适都跟着笑起。 南陵温说:“种将军,我们可不是纸上谈兵的文人,这次来说要拿下鬼章,便绝无回头路!” 种锷又把几人请入座,这时候才叫下人摆上青塘地区的地图,他把自己的征讨方案说了一篇: “朝廷已经三令五申,不得大兵压境,也不能把战争时间拖长,以防止西夏和大辽有异动。 为今之计,在我看来只能是兵贵神速!这方面折可适有经验!” 这时候,折可适才凑近说:“将军,当初安排我轻骑偷袭敦煌的,就是他们三人!” 种锷先是震惊,随后突然大笑的说: “早知是你们,我就不会如此了,也请原谅我之前的鲁莽,你们应该知道我是最怕外行的瞎指挥!” 张可秀点头表示了认可,她说:“鬼章守在宗哥城的最前线,如果能想办法把他引出来谈判,再趁机捉拿可以付出最小代价!” 种锷说:“这是最优方法,但是鬼章生性多诈,且才杀我一员大将,怕是不敢再出头了!” 南陵温说:“攻心为上,实在无法通过外交手段让对方交出鬼章,到时候再由种将军把西北军最精锐的一千骑兵借给我们,来个百里奔袭,抓住鬼章就走!” 种锷略有不解的说:“一千骑兵是小事,我父辈常听闻范文正公说,要做一名'守正出奇'的儒将,如今想见识下你们的风范!” 南陵温笑着说:“姑且我们三个先自认儒将吧!但可不敢与你父亲并列。” 种锷说:“无需多礼,我已认可你们!” 南陵温听完,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我以宋国使者身份知会董毡管理手下,要他交出杀害景将军的凶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