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舒绿听说是她母亲福慧郡主梁素瑶收藏的画作,开始有了些兴趣。

去年才回来的?哦,是呢,十多年前信安王府被先帝下旨抄家,这幅画估计就是那时一起被抄走的。去年信安王重新被新帝起用,一并发还了府邸、田庄和家产,这幅画应该就是那时候被还回来的吧。

她顺从地将盒子打开,取出卷轴,缓缓展开。

不会吧……

随着卷轴中的画面一寸一寸出现在眼前,舒绿心中的惊讶也不断升级。

这也太巧了

老王爷送给她的,福慧郡主的遗物,也是那幅《燃香图》

“你母亲生前总是爱调香,这点你倒很像她。”老王爷不知道舒绿心中起了波澜,自顾自看着画儿叹气说:“我看着画上的人,也有几分像你母亲呢……”

老王爷不是第一次在舒绿面前缅怀福慧郡主了。有时舒绿想,如果福慧郡主现在还活着,老王爷未必会像如今这样喜爱她到了过分的地步。

死亡与距离会让人的记忆变得模糊,在老王爷的心里,十五岁后再也没见过面的福慧郡主,永远是那在他膝下嬉戏欢笑的小女儿,永远都那样可爱得令人心疼。

此刻看到福慧郡主留下的藏画,又勾起了老王爷的丧女之痛。

《燃香图》画的是一位闺中少女,与两个侍女一道在窗下燃香笑谈的情景。在闺房的窗外,则是一树落满雪花的寒梅。

这画笔法细腻,上色淡雅,的确是一幅出色的仕女图。福慧郡主这样的贵族少女,喜欢珍藏这类画作,是很正常的。

这一幅应该才是真迹。算算时间,这最起码是在十六七年前就被抄走的,那时仇非还没死呢,市面上还没有仿作。

“多谢外祖父。”舒绿笑着收下了画作。如果老王爷知道她房里还有三幅赝品,不知道会有什么表情,哈哈。

回到屋里,她干脆把那幅真迹和三幅赝品放在一处对比着,看看真迹与仿作之间的差距。

嗯,果然需要对比才看得出,大师就是大师啊。几乎一模一样的构图、上色、题跋、印章,可是大师的笔法与意境却是他的弟子们拍马难及的。

“咦?”

舒绿本来只是对比着好玩,突然却发现,真迹比赝品好像多了一些内容。

在真迹的左下角,好像多了几朵梅花?可是,这几朵梅花似乎有些突兀啊,和其他的梅花画法好像不太相同,颜色也稍有差别。

是后面添上去的么?舒绿看了一会儿,像是想起了什么,起身到书架上去找某一本书。

“小姐,您要找什么书?奴婢替您找吧。”

“不用,是前些天尚红姐姐借我看的书法帖子……”

尚红那儿书帖多,舒绿有时会找一两本回来自己练练。上次她在尚红那里看到一本特别奇怪的篆字帖子,尚红说那叫“梅花古篆”,是故意将字画成梅花的形状,并不是常见的书法,属于文人的一种小游戏。

“嗯,找到了。我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字……”

舒绿拿着那本字帖,一面翻看着,一面对照真迹上的那几朵梅花。对,这几朵梅花其实是篆字来的,她没猜错。

“我真是太无聊了,这种小事也能折腾半天。”

她打了个呵欠,忽然间瞪大了眼睛。

那个字——

是个“瑨”字吧?

这字并不常见,而就舒绿所知道的范围内,只有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天哪不会吧?

………

(还记得谁叫“瑨”吗?)

第一卷 暗香浮动 第二百四十六章:再进宫

第二百四十六章:再进宫

(5月17日第一更)

“把这些画都收起来。”

舒绿匆忙将手中画轴一卷,下意识地打上绳结。巧英不知小姐为何变了脸色,刚才从老王爷那边回来的时候不还笑眯眯的吗?

巧英巧珍两个把四幅卷轴逐一装好收回箱子里,回头便看见舒绿怔怔地坐在窗下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此时的舒绿心里又惊又疑,联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越发坐立难安。

偏偏这时候,巧果又进来通报说尚红来了。

“姐姐怎么过来了?”

舒绿勉强打叠起精神,起身迎接尚红。

尚红一时没注意到舒绿的异样,让她的小丫鬟将提着的两个包袱递给巧英,说:“总算把要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