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王绮芳说的铺子,是指被王信贱价租出去的那几间。打发了王信一家子后,王绮芳特意派了人去挨家通知房客,说是她要收回铺子,未到租期的情愿双倍赔偿房租。

而那几位房客呢,似乎也听到了某些传言,再加上王绮芳派去的人,身边还跟着京兆府的捕头,知道这位二少奶奶来真格儿的,也怕赵家或者李家来找他们的麻烦,个个痛快的收了王绮芳退回的房租,当然,赔付的银子他们倒一文也没敢要——在京里开铺子的人,哪个是笨的?京城赵家、青州李家,哪个他们也惹不起呀。

只是,还有两三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铺面,便求了王绮芳,劳烦她宽容几天,等他们找好房子再搬家。

王绮芳对这几位房客如此上道很满意,听了来人的禀报后,觉得那两三家的要求不算太过分,再加上她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便同意了那几家的要求,额外给了半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去找房子。

如今期限已到,房客们也都乖乖的搬走了,王绮芳便找了工匠,正紧锣密鼓的装修着。

设计装修风格的时候,王绮芳特意去看了看,发现王家陪嫁的那几间铺子都还不错,位置都在东西两市最繁华的坊间,而且面积也不小,除了临街的铺面外,后面都带着一个小院子和几间平房,当仓库或者住人都便宜。

于是,她当时就想着,待铺子开业后,让掌柜或者伙计去后院住,既看了铺子,又给了手下人恩惠,一举二得。

现在赵二郎来了,王绮芳便决定调出一间小铺子给他,试试他的能力,如果真是个人才的话,她再把其他的几间都交给赵二郎负责。如果是个阿斗的话,那间铺子就直接过到赵嬷嬷的名下,权当给老人家养老的产业。

“看铺子?”赵嬷嬷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抹惊喜,她原以为七娘把儿子叫来,是给她跑跑腿、办办差,当个管事已是照顾她了。没想到七娘这么看重自己的奶哥哥,二郎刚来便让他独挡一面的当大掌柜。只是,万一儿子做不好,赵嬷嬷咬了咬嘴唇,忐忑道:“他行吗?以前在王家的时候,二郎也只是柜上的小管事,手底下统共管着两个小学徒,就着也没干几年就被大掌柜寻了个错儿赶回了王家。七娘,嬷嬷知道你想提拔乳兄,可……还是让他先跟着人家大掌柜学学吧,啥时候能行了,再让他当差?”

“呵呵,不用,我相信二郎哥”王绮芳见屋里没有其他人,便拉赵嬷嬷坐在自己身边,“嬷嬷,你就放手让二郎哥干吧。如果遇到什么难事儿,让他去东市的李氏棉布行找李大掌柜就成,舅舅那儿我都打过招呼的。”

“七娘……”赵嬷嬷见王绮芳什么都替二郎想到了,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不行,下午她就把那个混小子叫来,好生交代他一番,如果二郎不好好干,就别怪她这个亲娘不客气了。

“对了,待二郎哥安顿好家里后,明天让他来趟府里,我把铺子的事情给他交代交代”

“哎哎,应当的,应当的”

赵嬷嬷连连答应。

下午,吃过午饭,紫鹃便兴冲冲的跑了来。

“怎么样,你家苏郎同意吗?”

王绮芳见紫鹃的神色便知道,这事儿成了。不过,她还是装模作样的问了问。

“回二少奶奶,我家苏郎说了,既然二少奶奶这么看得起他,给了他这么大的脸面,他说什么也要兜着呀。”紫鹃躬身站在炕前,从荷包里掏出两张白纸,双手捧给王绮芳,“一听您说要入股,我家苏郎都高兴坏了。连忙找了戏楼的账房先生,先折算了下戏班和戏楼的价格,以及整修戏楼要话的费用……唔,您瞧瞧,账目都在这里了”

王绮芳听了紫鹃的话,心里暗自点头:看来这个苏子建也蛮有头脑的,做事有章有节,是个办实事的人。

接过纸张,王绮芳打眼看去,纸上简单的写了几行字,大致是:“戏班十四个演员、两个乐工、一个打杂的,还有几个学徒,每个人的月例银子总共有十两;戏服、道具若干,价值一百两;盘下戏楼用了三百二十两,日后整修以及重新置办家具需要二百六十两……以上各项总计六百九十两。”

“苏郎说了,整个梅花戏班加起来值近七百两,少奶奶出资一千两,这样就占总产值的六成,如果咱们合伙的话,分红可以这么分割,苏子建占三股,二少奶奶占七股,共同管理梅花戏班”

紫鹃边说着,边偷眼看王绮芳的反应。其实,这也是苏子建玩儿了个小手段,因为按实际产值比例的话,苏子建应该占四股,可他也知道,自己把戏服什么的都折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