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U饷闱拷饩鋈沓叩牟牧衔侍猓�墒浅杀靖甙旱盟尉哦疾辉溉ハ搿�

而且这几天宋九又迎来了第三个麻烦。

几天前说好的,只选几名学生来学习管理账目,结果宋九一下子收了六十多名学生,这不公平啊,小九,都是街坊邻居,俺们可以看着你长大的,为什么不收我家的孩子。

六十几名学生宋九教起来都吃力了,还敢收?

但无法拒绝,只好将课程分开,上午教物格与实用,关于滑轮组方面的原理,以及以后组装滑轮组,这个技术得保密,不对外开放,下午教其他三门课程,随便过来学习参观,结果屋子挤不下,窗户下与门口都站满了各个少年青年。

刘嶅又来了。

这时候因为技术原因,铁贵,一斤铁三十文左右,足足一担好米的价格,不然宋九这个吊机成本也不会达到八十贯钱,就是大规模制造,成本还是在六十贯钱以上。

但书更贵,一本小册子一百多页,能卖几百文钱,这时都是大字,一百多页小册子并没有多少字,象易经,若没有注释,在后世简直连小册子都印刷不起来,字数太少了,但这时一本周易售价却在二百文上下。更不要说字数更多的礼记、春秋。

胡老大向开封县要书,还是九经全要,开封县犹豫不决,最后准备妥协,问胡老大讨要多少套九经,宋初国家财政还略有些困难,如宋九所说,不及南唐富裕。开封县准备放血了。

胡老大听闻许多子弟来宋家求教,于是一口气向开封县令讨要两百套九经。一套九经市面上价格最少达到七八贯钱,这中间包括商人赚取的利润,官府买会便宜一点,也不会低于五贯成本。一千贯钱,开封县令哪敢作主?便不答应。

胡老大是粗人,也会察颜观色。

开封知县虽不答应,也不敢因此而发怒,再想想宋九的话,懂了,闹到开封府去。

藩镇割据,五代更替,长时间战乱,使得文化教育设施全部遭到破坏,成为恢复封建统治的最大妨碍。因此赵匡胤前面一登基,后面就下诏修葺开封文宣王庙,亲写攒文,表彰孔颜,非是孔孟,将颜子地位列于孟荀之上,收集藏书,陆续修葺各地孔庙。

宋九如此大规模授学,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听到胡老大禀报后,开封府派判官刘嶅来察看处理。

刘嶅来到宋家,首先就看到了,好多人,他是儒臣,看到这种景象,还是很欢喜的。接着又看到大门边上立的师规,十五条师规同样也不错,至于爱国精神,五代十几年就更替一回,士大夫们也做不到所谓的爱国精神,他根本就想不到。不过想一想宋九身上的一些毛病,他对这个师规十分怀疑,恐怕连宋九本人都做不到吧。

实际是差距一千年的两个时代的隔阂,对宋九,大人物们也不知如何评价,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还有更多的,让人感到好笑的一面。

刘嶅也感到好笑。

走了进去,看到一位身穿绯色官服的官员到来,旁听的学生自动闪开一条道路,走到教室,宋九正在教珠算。看到刘嶅来了,宋九唱了一个肥喏,算是施礼了。刘嶅也不责怪,这小子胆子大脸皮厚死要钱在某些上层人中开始流传了,见到赵匡义都大咧咧的,况且是自己。他摆了摆手道:“你继续,某也听听。”

“那宋生失礼了。”

从臣民改成宋生,可从宋九嘴里冒出来,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刘嶅又啼笑皆非,差一点乐了。

活宝啊!

然而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活宝有才情,值得皇上让二弟用开封府的人暗中注意。

只是听了一会,立即察觉出这个算盘的好处。

他见多识广,看到过类似的算盘,上梁是一珠,下梁是四珠,不象这个上梁是两珠,下梁是五珠。并且没有成熟的珠算口决,因此它一直没有盛行,朝廷大多数计量官员仍然在用筹算账。

宋九改良了算盘,还有成熟的珠算口决,算账变得简便又快速,于是他在脑海里又想到一个名词,效率!

一堂课讲完,学生自由活动。

宋九问刘嶅:“刘判官前来有何事务?”

刘嶅说了胡老大讨要九经的事。

“刘判中,我出了河中,时常听到别的坊间百姓谈论说河洲百姓凶悍野蛮,知书懂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河中地区贫困,仓廪不实如何知礼节?衣食不足如何知荣辱?一旦河中地区贫困问题解决,读书识字的人多了,上行下效,会不会还是野蛮野悍的河洲?刘判官,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