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这小子心贼黑,说不定以后就能真售五百钱一千文钱一个,穷人家孩子那有口福吃到。衙役下去发面包,赵匡义问:“你自己胡闹,为何带着学子胡闹?”

“二大王,没有胡闹。”

“还没有!”

“二大王,微臣打一个比喻,当初我租御街两边百姓墙壁悬画,诸衙内笑话我钱多人傻,实际微臣并不傻,大家不明白它的价值,何止一年一百缗钱,一年租金一千缗钱也值得了。”

赵匡义仍不明白何为广告,不过这个派发面包,那个悬画,性质都差不多。对此他不做评价。

“再打一个比喻,比如燕博士与张博士为人方正,算是一个君子,然而让他们到地方担任官员或者长吏,又会是如何?我朝草创,制度不严密,就是不草创,制度也不能森严,越多越容易寻漏洞,为贪官苛吏用来鱼肉百姓,因此不仅需要官吏德操,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学子臣不知道朝廷会如何用,但肯定会用一部分人,以后还会陆续地用,臣立师规,是树德育人,臣带他们看火药爆炸场面,是让他们亲身感受知识的强大,能用功学习,臣带他们来宣传面包,是让他们学会变通。这样,他们以后才是一个有道德,有能力的长吏。”

不能说宋九说得不对,只是这时代人们难以理解,读书,就是死读书!

赵普读了半本论语是好宰相,然而后面的那些士大夫读了何止论语,不知读了多少儒家书籍,结果呢?应当来说宋朝的士大夫还不是太恶,明朝的才叫可恨。于是满朝入主中原,别要什么民主了,连做奴才都没资格,与皇上谈话,得跪着,而不是象现在站着与坐着讲话,但一个个很老实很听话,奇怪来哉!

有的赵匡义未想明白,不过他终是高智商的人物,眉毛拧得越紧,没有反驳。最后问:“两博士呢?”

“他们带着一些学子在河堤上授学。”

让宋九支走了。

“本官知道了,你宣传面包,正好本官将坟迁走,你再贴画,于是京城百姓对你这个面包会家喻户晓。”

“二大王英明,得到容易者不会太珍惜,就象二大王如此艰难地得到了火药,一定会珍惜,而不是将它当成小道。”

“去!”赵匡义气冲冲而来,反而说不出什么话,又对玉苹说道:“玉娘子,你听到了吗?得到的容易就不会珍惜。”

说着带着一群衙役扬长而去,但给宋九留下一个难题,看到老妇,老妇紧张地将两个孩子拢在怀中说道:“我张家子孙不会做你的奴仆。”

实际宋九才叫烦,一个人多逍遥自在,院子里卫生有学生轮流打扫,自己衣服就那么几件,又不做什么体力活,随便洗一洗就解决了。至于吃的,高兴了就做做,不高兴了就去大姐那边蹭食,以后补偿她就是。但是现在凭空多出三人,老妇能做什么?两个孩子还要照料。奴仆,我再收奴仆也不能收你们这样的奴仆。

女孩子伸出脏乎乎的小手,冲宋九喊道:“爹爹。”

“他不是你爹爹!”老妇要打。玉苹拉住,柔声说:“媪媪,九郎是好人,专门教学子学问的,若你们不放心,可以签一个契约,先寄养在九郎家,等孩子稍大,你们可以自立门户。”

“我不识字。”老妇道。

不能说老妇人不讲道理,唐朝部曲奴婢地位低下,自周威柴荣赵匡胤三人努力,才将这丑陋的陋习渐渐改正,有买卖人口的,特别是女子,妾婢家妓,那也不能算为卖,仅是卖年限,多少钱,我服侍你多少年,过了这个时间,就有人身自由了。感觉不错,也可以继续留下。当然也有一些不好的故事发生,例如后来宰相皇帝老师陈执中家的小老婆逼死了好几个奴婢,然而这惊动天了,最后陈执中为此罢相。总之,比唐朝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北汉那边制度还是很落后,并且老妇的儿子就是宋朝军队干掉的,虽迫于生活逃到宋朝,对宋朝有本能的仇恨。

一群学子不乐意了,可怜归可怜,但不能误会九先生,在边上纷纷指责老妇不识好歹。有的京城百姓也听闻了宋九事迹,这个小伙子还是不赖的,小时候父母早去,河中百姓对他略有照顾,长大后马上回报河中,大兴教育,看得其他诸坊百姓都感到眼红,乍自己坊中没有出这样的读书人?便一起劝,老媪媪,别不识好歹哪,那是二大王的命令,不然你们才没有能力进宋家的门。宋九郎是未收,若收,我们良人家的孩子都愿意送到宋家哺养。

老妇听了忽信忽疑,问宋九:“你真的不让我孙儿做奴仆?”

“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