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1/4页)

“尹将军,他们有没有去掉皇帝称号?”

“不妥,你若想伐,请将邕西能顺利治理,我就准许你这个建议。”潘美道。

“是伐,非是占,虽派使谢罪,可其人并没有真正诚服,南人多建海船,不久将一一下水,若是派轻骑佯攻边境,伺机自海上进入内河,夏秋正是其内河河水最高的时候。”

“白藤江之战?”

“尹将军,战例不可复制,正好周知州去琼州,崖州就有天然港口,在广州以打击海盗为名操练水军,再以打击海盗名义出海,船至崖州,先行派小船载勇士以经商为名,停泊于各个河口,一旦敌人察觉,于河口伏设尖木桩,船上勇士杀出,水军进驻。名义就是让丁部领去皇帝号,作惩戒后利用水路的优势,将其钱帛载上大小船只,不仅我朝有船,交趾也有许多渔船与商船,一想集中,返回广州。”

南汉征交趾失败,有多种原因。而且迫于国内形势,导致后来无法再征。此一时彼一时,此时岭南是潘美是尹崇珂,无论那一人指挥能力皆远远胜过刘弘操十倍。甚至论真实指挥能力,就是狄青过来了,也未必及潘美。

想到这里,宋九忽然明白了为何后来文人丑化潘美与狄青,因为二人文武兼治,是武将,可治理上不亚于文官。他们证明了武将可以成为忠臣良吏。这可不行的,必须抹黑……

想想这些士大夫的样子,宋九无语。

二人听出来了,宋九意思是做强盗的活计。十分心动。

事实他们也没有将交趾放在眼中。只不过无兵无钱。占下来又不大容易治,所以二人对交趾一直不感兴趣。最悲催的宋朝伐国之战几位主将皆没有捞到好下场,也打消了武将们开疆拓土的信心。

然而抢一回就走。又给了警戒,还是能做得的。

剩下的无关宋九的事,潘尹二人开始商议,宋九想插嘴也插不上去。

周仁浚也没有反对,无论是武将或文臣,此时宋朝南下的数名大将臣子,皆是好战分子。所以二万多蛮兵居然攻不下一个邕州城,范昱也是好战分子!

这也要精心准备的。

水军要操练,情报工作要准备好。当然,条件不准许,还是不能出兵。

宋九与周仁浚一道去了海南岛,对于周仁浚一行,宋九看得更重,南方让人害怕了,更不要说海外的岛屿。若是周仁浚做得好,那可能是一个重大政策变动的前兆……

兵行诡道,广南在暗中准备,但外表看不出任何迹象。

黄河再度出事,还是澶州。原因很简单,宋九那个模型就能看出来,澶州地形低,而黄河两端地形都比较高,往东是在诸山区里穿行的,因此多从这里决堤。也就是黄河自己儿要找更好的出海口,它只能从澶州找,一路向大名府沧州而行,都是地势比较低的地方。

并且这一年雨汛来得早,五月就到来了,大雨下个不停。赵匡胤苦逼的派曹翰发五万民夫前去塞堤。宋九说了原理,但赵匡胤疑神疑鬼,问诸宰相道:“霖雨不止,朕日夜焦劳,不知所措,难道是时政有所失?”

赵普只好说道:“陛下临御以来,忧勤庶务,有弊必去,闻善必行,至于苦雨为灾,是臣等失职。”

赵匡胤沉默一会,说道:“朕思之,恐是后宫幽闭者众,昨天命令查后宫,太监宫女共三百八十余人,于是告谕他们愿意回家的,说出理由与情言,得到一百五十几人,朕厚赐遣其回家。”

赵普等臣称善。

也就是这一择后宫仅有二百三十几名太监与宫女。

宋朝皇宫不大,可终是皇宫,这么大的地方要有太监传旨,要打扫卫生,要洗衣做饭,要准备宫宴,虽然说宫女与太监不人道,但这个数量少得不能再少。

算是仁政,作为大一统王朝后宫就这些个太监宫女,可以说是破了记录。但前面遣送,后面黄河又决于大名府,河南河北诸州皆大水,没有遭受河决之苦,然而全部出现严重内涝。

赵匡胤又胡思乱想,难道朕做得不好吗,于是下诏禁广南百姓采海珠,不管是民用或官用,都不准采,会死很多人的。

然后前面诏书一下,黄河又决于阳武县,上汴水决于郑州,下汴水决于宋州。

赵匡义悄声道:“皇兄,去看看那个模型吧。”

不能往老天上想,不能越施仁政,老天越生气,没这个道理儿。

二人带到中书,赵普也为黄河头痛,他是宰相,一有灾任务更重,为这个黄河召宋九来商议过四次。宋九未说什么,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