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1/4页)

�嗟纳��V钗灰晕�绾危俊�

“九郎,你那个冶铜技术能投产了?”

“还不行,不过设监,要朝廷同意,来回书奏,再到议程建设,最少需数月之久,那时大约能正式投产了。但我就不知道江州还有多少百姓。”

几人全部沉默。

宋九想法是对的,自从拿下南唐后,朝廷实施了许多政策,其中的铜摆在最前面之一,许多工匠前往各个铜坑,或者寻找新的铜矿。朝廷又运来许多火药,江州不产铜,但这些船只必须从江州经过。

冶铜技术本身就是宋九改良的,正好宋九在,技术上没有问题。

国家缺少钱币。这件事若是办好了,是大大的政绩。

不过很难,若是设这样的铸钱监,必须临近码头附近,哪里本来就缺少百姓了,没有百姓,就没有匠户。就是有了匠户,什么样的待遇。

“我来得快,张知州没有做好准备,要走也得几天,你对江州熟悉,这几天顺便配合一下。”

想走也不会走,他得了那么多贿赂,不管运到他家中,或是运到饶州,没几天也不行的,然而宋九偏偏说是配合,也就是官场上的花花轿子大家抬,有功能大家一起分享,这让张霁与古通判更松了一口气,于是一起讨论。

到了傍晚大家才散去。

张霁还要为宋九办接风宴席,宋九拒绝了,他还没有找好房屋呢。

宋九带着王枕找房子,张霁对古通判说道:“古兄,这回放心了吧。”

古通判一笑。

“走,到醉凤楼,听说里面来了几个俏行首。”

“我请客。”

两人正要准备走,他们两家管事匆匆忙忙地跑过来,来到他们面前说道:“大事不好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个人的战斗(下)

南海有海盗,长江也有江盗,彭蠡湖也有湖盗。彭蠡湖就是鄱阳湖,面积大,又呈不规则形状,现在还没有什么围田与圩田,湖边长满了芦苇与葑茭,湖中又有诸多沙洲,地形复杂难以想像。

从古代起,湖盗就一直存在着,但他们不是水泊梁山那种大盗,拿起大刀登上别人的货船就是大盗,放下武器又成了渔民农民。一般官府也无能为力破获这些案子,除非是形成大案要案,否则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江州惨案发生后,有不少百姓逃出彭蠡湖变成渔民与湖盗,张霁对此也无奈之。其中有数名团伙颇有名气,其中有一伙人,头领叫罗大,有人称为毒狐,沾一个狐字,可想其狡猾。

今天明起带着原来江州百姓闹事,宋九到了,张霁与古通判去迎接,城中却在抓捕镇压,不过江州现在仅是草创,衙役并不多,于是推搡着闹了很远,还是明起不忍百姓被衙役惨打,主动屈服。这一闹便经过了两家的宅子,皆离州衙不远,宅子里的下人与他们的家人一起涌出来看热闹。

罗大带着手下无意中也进了城,这与他无关,然而看到两家家人与下人一起出来了,灵机一动,从后面翻进两家的宅子。

两人收了许多贿赂,不过终是光天化日之下,罗大与他手下在里面不敢翻太久,又不好携带,正在为难时,无意中就翻到他们受贿账薄。

罗大逍遥彭蠡湖有十近之久,脑子很灵活的。马上反应过来,立即吩咐手下去通知另一伙人。钱帛的什么就不带了,找到账薄。随后留下一封信,想要赎回这两本账薄,一人准备十万缗钱,不然就将这个账薄公布于众。

随后带着手下离开。

有没有顺手带走一些贵重的金银细软,现在还不知道,反应库房里翻得一塌糊涂,但两本账薄肯定不见了。

古通判与张霁呆住。

他们捞了不少钱,但不会有十万缗钱帛,而且不是他们两人在捞。他们手中的钱帛也要拿出来一些,上下打点。哪里有十万缗。

古通判先是痛骂,让张霁拉住,轻声说道:“古兄莫急,马上搜捕这个罗大。”

“不好搜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莫要舍不得。”

“城中还有宋九。”

“他只是一个空架子,你怕什么?再者,下次此人与你联系时,你想办法将他们稳住。”

不过张霁也莫明的生起一种恐惧感。今天发生了那么多事,难道是一种巧合,可是仔细想,不象与宋九有关系。

沉默一会。道:“真不行,杀!”

“杀谁?”

张霁努了努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