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 (第1/4页)

“啊。”

“朕也知道王卿是人才,可是河北残芜,又随时会受到辽国危胁,必须有一文武兼备之臣子前去河北。”

这个理由宋九不能反驳,他只好说道:“若那样,将张齐贤调回西府吧。”

“张齐贤履历还浅了,西府恐不能胜任。”

非是张齐贤资历浅,主要上位速度快。经验上还有些不足。

而且西府现在不大好,王沔纯不懂。王显不管事,那个张宏看来似乎也不行。

倒是东府稍好一点。李昉虽不行,可是手下吕蒙正渐渐成长,辛仲甫那可是一流的地方名臣,进入东府后与在地方上两样,但能凑合。

本来三司人才济济,但是许仲宣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下放到江陵任知府,江陵也是一个好地方,不算吃苦。陈从信去世了。王明再下去,现在三司还剩下谁?

一个张逊,他母亲在他父亲改嫁魏仁浦,驸马魏咸信就是其同母异父弟弟,沾上这层关系,当然发迹很快。然后做了一件事,��拧⑷�鹌搿⒉衬唷⒄汲侵罟�闯�保�土撕芏嘞�老笱溃�阋�U湟欤�缓蠓旁谀诓乜猓��⒂忠��渖痛汀U叛繁闱胝钥镆逵诰┏侵萌兑茁舾�倘耍�荒晡��⒃黾游迨�蜱徘��

实际也没有。朝廷付出很多了。

但放在内藏库也就放着,这笔钱也能说是挣来的。现在成了三司度支使,然而对此人才能宋九倒有点怀疑。

另一个重要的官职户部使李惟清倒是不错。在地方政绩赫赫。

还有盐铁副使陈象舆,度支副使董俨。这两人宋九不大清楚,估计又是两个打酱油的货色。

王明无论到西府或下去。三司人才立即就差了。

赵匡义不知道宋九在对国家重要三个部门人才进行评估,继续洋洋自得地说道:“朕又让陈恕知澶州兼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魏羽为副使。”

“此二人为良吏也。”宋九郑重地说。

陈恕是洪州人,未中进士之前,面见当时洪州知州王明,王明与之语,大奇之。王明乃是一流的良吏,能让他大奇,可见其人之能。上任后政绩斐然,去年代替赵昌言知大名府,辽人入侵,立修城防,但府库里物资不多,向大户人家立集器用。大户不服,陈恕立即将其中一个豪户抓起来,要当场斩杀,诸大豪叩头流血,替其求情,于是限定诸大豪时间,又将此人戴上枷锁游街。百姓害怕之下,纷纷完工。看到大名府有备,辽人也没有入侵大名府。

魏羽就是曹彬灭江南在宣城投降的那个南唐官员,但也是一名良吏。

王明在河北北部,陈魏二人在河北南部,三个良吏下去,对河北恢复生机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然而……宋九道:“可是这样一来,三司更缺少人才了,臣不知谁人替代王明?”

“张逊如何?”

“臣不大清楚,估计才干不及王明。”

“河北也重要。”

“河北确实很重要,所以臣请求陛下让臣去三司。”

赵匡义愠怒了:“你无过贬去三司,让天下百姓如何看朕?”

最后没办法,宋九便学习李崇矩,以枢密使身份兼同判三司,两边跑吧。

当然,还不是事儿。

宋九看到赵匡义越说越生气,只好答应,先做着吧,再看看有什么人才,让他顶替自己。只有管一边,不能管两边。但还是拒绝了侍中之职,以兵部尚书去任两个差职。

李昉松了一口气。

宋九尽管没有给他面子,但也说了实际话,你搞我干嘛,你不搞我我也不会搞你,要搞你的人是你的老领导赵普!

究竟谁厉害,不是宋九,是赵普。

得将目标弄清楚了,果然这次宋九到了西府,甚至还兼带着三司,李昉自始至终未给宋九添麻烦,事实过了一段时间后,他想找宋九麻烦也没有了心情……

宋九在三司动静很小,如他所料,无论是张逊,或是陈象舆、董俨,都不大如宋九的意,倒是新上任的盐铁使张平还不错,可是他在监秦陇木市时曾贪污受贿,被陕西转运使李安知道后,上疏弹劾,张平忧愤之下,也象刘廷让一样,病去了。然后宋九继续妹妹找哥泪花流,最终又将陈恕调回三司协助,三司这才稳定下来。

但宋九所做的还是象以前那样,微调。

不是很大规模的改革,而是改革一些细节,例如继续减裁一些盈利少的坊场河渡。这是最让人无语的地方,不管什么作坊。那怕盈利再好,只要全部由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