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但有一个地方,灵州!

想控制灵州地区,必须要有良好的道路,一就是从庆州去银川平原,二就是从盐州去银川平原,三就是从渭州去银川平原,四就是从兰州去银川平原。

这就是为什么在史上宋朝最终失去灵州的原因。

渭州当时也打通了道路,不过没有多少驻军,更不要说是兰州,李继迁控制了盐州,那么只剩下庆州一条路可以援救,一旦控制起来,灵州便成了飞悬之所。

若是当时渭州与兰州全部在宋朝手中,李继迁会不会得到灵州?

只有将秦渭兰三州全部有效控制起来,银川平原与陕西形成一个整体,才不会成为飞悬之地。

否则灵州仍有危险。

辽国曾经讨伐过西夏,大部分必须从大同出发,然后抵达南河套,这是最近的一条路,不然不方便后勤供给的运输。但若是两万军队以下的部队,那么就会有很多道路抵达灵州,如从阴山北边绕道,直接抵达贺兰山,就会威胁灵州。或者将阻卜人拉拢起来,挺进居延海,那么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所有银川平原的河西地区。

因此让曹玮进军渭州,至少让渭州地区所有吐蕃部族降服。那么西北就会成为一块整体的存在,也能有效的防御与管理。

再次,从灵州将裴济调到定州,与范延召配合。

这对组合仍不及当年的裴济与李继隆组合,不过裴济军事能力还不错,又在定州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比较了解情况。相比于其他组合,还是很不错的。

定州稳,则河北稳!

这次动作不小,王显能力有限,不过三个中书宰相,宋九、张齐贤与向敏中对军事都比较熟悉,不断地通过政事堂议事时提出帮助,倒也未出现大的失误。不过小的失误仍然不停,这才导致言臣不时地弹劾。

而且中书里也不是一团和气,张齐贤是豪爽男,李沆与向敏中性格安静,因此一向不大和睦。正好这一年冬天朝会,张齐贤酒高了,几乎扑倒在大殿上。御史弹劾张齐贤,张齐贤无话可说,只能说我有些风寒,饮酒御之,所以喝醉了。然后以本官罢相。

然后赵恒问吕蒙正可能用乎?

依然没有寇准的份。

非是赵恒不感谢寇准,实际赵恒是一个很念旧很感恩的人。

主要是寇准自己。

他现在邓州,邓州情况不是很好,尽管在京西路,实际整个京西路西边数州在北宋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但寇准在邓州却过着大宋最高档的奢侈糜烂生活。他同样好喝酒,不但喝酒,而且不喝寡酒,一边喝酒一边声色犬马。而且因为他名声在外,无数文人雅客慕名而来,于是邓州府衙整天到晚,歌舞不休。

而且寇准最喜欢的是拓技舞,跳舞的舞妓最少需要二十几人,最多达到四五十人,然后美酒端上来,灯光点亮,在宋朝蜡烛仍是很贵的,但邓州府衙一到晚上连马厩与厕所都要点上无数巨烛,第二天早上起来,仅是流下来的烛泪就能高到将人绊倒的地步。

天一黑,开始了,无数美丽的舞妓,优美的歌舞,还有美酒佳肴,以及灯火通明的府堂,以至让来客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一旦走出去,不得不扶着墙走,否则天旋地转之下,都能跌倒……

这种生活风气,让豪爽男张齐贤都整傻了眼。

因此赵恒数次想起用寇准,都遭到了几个宰相一致的反对。

不要说张齐贤,连对寇准一直抱有好感的宋九听到这些情况后,也有些瞠目结舌。寇大先生,你花你的薪酬没人管,可这样下去,得看看邓州百姓的情况吧,邓州还有无数贫困百姓呢。况且就是你的薪酬能保证你这样的用度吗?这样想下去……那太不好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散财之功

所以赵恒没有想到寇准,而是想到了吕蒙正。

宋九说了一句颇有含味的话:“作为人君,必须要有包罗天下的胸襟,才能治好天下。”

昔日吕蒙正先是与赵元僖走到一起,后又替王继恩说好话,让赵恒产生了怀疑。

因为宋九这一句话,这才起用吕蒙正。

宋九顺便推荐向敏中去西府,与王显同为枢密使,实际无论是王显或者是曹彬,都没有担任枢密使的能力,尽管他们是武将出身,但就是在他们手中,昔日宋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种种军事改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最严重的就是参谋司,如今几乎剩下一个空壳了,所以才出现了让傅潜担任主将的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