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 (第1/4页)

大帐里沉默,外面的士兵正在生火造饭,辽国多是两顿饭,不过还要战斗,因此提前做饭,增加体力。

就在这时,一团又一团黑影带着无数积雪,渐渐漫了上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十二章 澶州大捷

“六郎,子俊,这一战你们将会出风头啊。”魏能眼红地说。

随着口袋合扰,西路调出一部分背嵬军到了北路,曹玮又重将分给了杨延昭与田敏,这两人都练过背嵬军,有许多背嵬军将士也是他们下属,是一次正常的任命。

可没有张凝的份。

为此曹玮还安抚了张凝几句。

背嵬军战斗力如何,大家太清楚不过了,况且放在西北苦练了那么多年。

听到前线火炮声音,两部都开始调动兵马了,杨延昭与田敏带着五千背嵬军,他自己与魏能、张凝、李继宣、王德用、李琪等将带着两万五千名骑兵,冲向了澶州主战场。李重诲与田绍斌等将带着三万五千名步兵,随后跟上。

张思钧、蔚绍敏等将在后方立即挖壕沟,准备堵击逃下来的辽军。

但还不是最强的宋军。

最强的宋军是在辽国人认为最弱的方向,西路。

荆嗣率领背嵬军,马知节与秦翰率领咸平军,这两支兵种乃是宋朝最强大的骑兵兵种,而且三员主将同样是赫赫有名的悍将。特别是那个太监,宋九估计若是同样兵力,在同等环境下对抗,杨延昭都未必能火拼过秦翰,或者荆嗣才是其敌手。

他们听到炮声后,先行出发。

石保吉带着步兵随后跟进。

辽军从西侧突围可能性不大,但为了防止万一,仍将耿全斌留下。在西侧挖壕沟,准备待战。或者侧应支援。两支兵马兵力达到十三万多人。

至少,双方在主战场投入的兵力就几乎达到了五十万人之众。

辽军也有望远镜。从宋朝缴获来的。

萧燕燕登上瞭望塔楼,看着远方大团骑兵漫卷而来,全身毛骨悚然,立即下了塔楼,吩咐道:“立即吃饭,吃好饭后,带上五天干粮,准备多北方撤退。”

这时她心中有些后悔了,不过后悔得有些儿不对头。她是在后悔当初不当在瀛州等城池耽搁太多的时间,以至到了今天的局面。但就在这时,她还不认为会全军覆没。

想要打败宋军大约办不到了,可是突围还是可以的,无论宋朝那一方兵力都不及辽军,况且为了支援主战场,几路宋军脱节,即便上来不少宋骑,但能阻挡住辽军的撤退吗?那时候这个脱节便对辽军有利了。可以从容地将骑兵,步兵以及防御的军队各个击破。澶州城下还有十几万宋军,不过多是步兵,速度赶不上。并且还要保护那个皇帝呢。

辽军大营开始动了起来。

……

“陛下,辽军准备要逃跑了。”李继隆说道。

赵恒点点头。

“陛下,辽军若单个人。武力是在我军之上的,况且是骑兵。不过他们缺点同样明显。军纪略差,不长攻破。所以被我军多次击败。这次三十万大军南下,缺点更明显。虽然他们不象符坚那样,由各族组成的杂牌军南下,而是以契丹族、奚族,以及亲近辽国的汉人与辽东南部的渤海战士为主,不过为了凑集三十万大军之数,此次仍征调了鞑靼、女真、室韦与党项等各部战士。打顺风仗时,又得到大量掳获,辽军会团结一心。若是遇到溃败,即便后来的各族士兵不是主体,也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冯拯立即改口:“贺禧陛下,大捷在即了。”

“做士大夫要有气节。”寇准耻笑道。

“你们不要争执,马上胜利在望,你们还吵,不怕人笑话。”赵恒又扭过头:“宋卿,难道燕云汉人当真忠于辽国?”

“不错,但陛下切莫气愤,北方人凶悍,素以强者为尊,况且辽国对辽境汉人真的不错。但后面,若是大军北上,想收回的地域一定要放弃以前的恩怨,恩威并用去治理,以恩为主,以抚为主,以威为辅,除非反叛者,不得兵临相向。不然就是得到了,也如辽太宗那样,最后陷入人民战争海洋,最终撤出来。实际只要政策得当,此战……甚至可以得到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不是赵恒惊讶,是大家伙一起惊讶。

“当年臣去了辽东,推广中原的耕种方式。为何胡汉不相融?以前臣就说过,文明方式不同,所以一直难以融合,那怕唐太宗有大半胡人血脉,也未做到胡汉一家。然而现在辽东许多地区开始种植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