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我一时没忍住,脱口说道:“皇上还打算让他做什么,清点上驷院的马匹数量,每天向他禀报?”

她有些失措,“姐姐……”

我站起身来,“我最近身子不大好,风一吹,越发头晕脑涨的,我还是先回去好了。妹妹快去畅音阁,不然怡亲王久久不见你来,还要差人寻你。”

她拉住我的手,道:“我若是姐姐,我就不会走。”

初冬的夜晚,星空异常灿烂,点点星光微暗地飘荡在花树间。我们旁边是一个藤萝夹在,花串儿早已凋谢了,光洁的藤条下,垂着一颗颗珊瑚般的豆粒,在星空下闪着微光,象一只只透明的眼。

那么美丽的眼睛,不知看到的都是什么。

我顿了一顿,笑道:“也是,听说今天请的都是名角,不看多可惜。”

胤禩从未比现在更需要我的支持,假如我走了,明天各路猜测只会更多、更不利。现在他们不知怎么猜测我们的下场——是象允禟,还是象允禵?

我想结局一定在大家的意料之外。

我从随身的手袋里拿出胭脂膏子和小圆镜,就着树上的灯光,仔细地补好妆,莞然一笑,“走吧,看戏去。”

台下才是真正的舞台,不装扮好怎么出场。

她微微一笑:“姐姐穿白衣真好看,从圣祖到现在,要是别人大家早厌了,独独姐姐是百看不厌。”

我看看身上的衣服,这还是胤禛的特许。一次家宴时,他对我说:“弟妹不必拘束,照圣祖那时穿着便是。”我也没有跟他客气,从此彻底抛弃了旗装。

我们到畅音阁时,台上一个长胡子正气势如虹地唱道:“安排下打凤牢龙,准备着天罗地网;也不是待客筵席,则是个杀人、杀人的战场。若说那重意诚心更休想,全不怕后人讲。既然谨谨相邀,我则索亲身便往。”

天罗地网。

杀人的战场。

实在是再正确不过。

年妃无意间抬起头,看见我,脸上忽然露出错愕之色。我脸上笑容正灿烂,也不吝于给她一份。她勉强冲我笑了一下,随即侧过头去。

我对着镜子练习了无数遍,才有今日之成就。在不同的光线下,分寸各不相同,要拿捏得当,一丝也不能马虎,就象方程式一样严谨。此刻,畅音阁的灯光亮如白昼,我不用照镜子,也知道年妃为何惊讶。

从康熙那时安然过到现在,没有一技傍身怎么行。

我端正地坐下,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该看的已尽收眼底。

胤禩和允祥坐在第一排,两人背对着我,不知在说什么。

高台之上忽然射来一道目光,我一手支颐,状似无意地看上去,仿佛读懂他眼中的话语,微微一笑,低下头来。

台上的大胡子继续唱道:“‘你道他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大丈夫敢勇当先,一人拼命万夫难当。‘你道是隔着江起战场,急难亲傍;’我着那厮鞠躬、鞠躬送我到船上。”

我这才听出来,原来是唱的《单刀会》,这个大胡子就是美髯公关云长。

《单刀会》讲的是鲁肃为了得到荆州,定下一条妙极。他先约关羽过江赴宴,又命人封锁长江,禁止任何船只通行,在营中暗伏甲兵,趁关羽酒醉,将他擒拿,迫使刘备交出荆州。关羽知道这宴会是鲁肃安排的圈套,但是他胆力过人,单刀赴会,并抓住了鲁肃,从而保全了荆州。

这出戏的最后结果是鲁肃亲自为关羽送行,鞠躬、再鞠躬,然后送关羽安全返回自己的军营。

人生如戏,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就在那一瞬间,不知为什么,我霍地抬起头来。

他的神色落寞,悲哀,还有一丝黯淡的惆怅。

那是令人想起往日时光的惆怅。

我们同时移开目光。

谈笑处

“我则见紫袍银带公人列,晚天凉风冷芦花谢,我心中喜悦。昏惨惨晚霞收,冷飕飕江风起,急飐飐帆招惹。承管待,承管待,多承谢,多承谢。唤梢公慢者,缆解开岸边龙,船分开波中浪,棹搅碎江中月。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分明夜。说与你两件事先生记者:百忙里趁不了老兄心,急且里倒不了俺家节。”

那武生唱完这最后一段,闭目合眼,踱至台口瞪目亮相,宛如武圣显灵。

底下众人见胤禛说了声“赏”,立即雷鸣般叫起好来,台上银钱洒落的声音顿时如下雨一般,劈劈啪啪响个不停。

然后,落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