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 (第1/4页)

蛭�桓龌鹿俚募妇浠熬投宰恿颊獾裙ρ�恐�拇蠼�录赡兀俊�

赵子良连忙问道:“老大人,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要让我去守城门?”

张九龄笑道:“日后子良自会知道,此时不必深究,子良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

“本分?”赵子良嘀咕了一句。突然灵光一闪,点头道:“多谢老大人指点,末将明白了!”

从荆州都督府告辞后,赵子良带着白孝德等人继续赶路,又快马加鞭终于赶到花了一天的时间赶到江陵。

江南天气回暖,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杨柳冒出碧绿的嫩芽,路边、田埂上野草悄悄冒出土壤,田野间遍地是金黄的油菜花,鲜艳的桃花如少女绯红的脸蛋一样盛开,到处是花香飘逸、蜜蜂飞舞。

越是离家越近,赵子良感觉越是近乡情怯,田间的农人看见如此多的骑兵都停下手中的活儿观看注视。

“这队兵士好生气派,特别是前面的那个将军,真是威风得紧啊!”田间有年轻的农人忍不住惊叹道。

旁边田间的一个年轻人脸色惊异道:“咦,前面那个将军怎么看起来那么面熟啊,还有他身后的那个,那不是郑家老三吗?”

“对啊,真是郑家老三,你看这家伙,高头大马,穿着好明亮的盔甲,还有鲜红的披风呢!”

一个年老的农人看着赵子良一行人骑着马进了村子,便放下手中的活儿走上田埂,附近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们也纷纷走上田埂,跟着年老的农人回村子里。

由于赵子良等一行二十余人人都骑着高头大马,让村子里的老弱妇孺们吓得一阵鸡飞狗跳,人人都站在自己家门口看着这队威风凛凛的骑兵害怕不已。

赵子良看见旁边一户人家门口站着一个老妇人,脑子里很快想起了来,笑着打招呼道:“庞婶,在家呢?”

那老妇人见这个骑马在最前面的将军竟然向自己打招呼,一时间愣住了,神情疑惑不已,赵子良见状勒马笑道:“庞婶不认识我了?我是子良啊!”

“子良?”那庞婶看着赵子良,仔细打量了一会,好像从赵子良脸上看到了从前的影子,立即激动起来,叫道:“啊,你真是子良,你长得庞婶差点认不出来了!”

赵子良笑道:“可不是嘛,当年我出去从军的时候才十五岁,如今都二十了!您忙着,我先回去了,忙完了来家里坐坐”。

“诶,一定去,一定去!”庞婶连忙答应。

却没想到又有人叫她:“庞婶,你只怕也不认识了我吧?哈哈哈·····”。

庞婶看着郑三又是一愣,随即大叫:“你是郑家老三,你这死小子发达了?”

“哈哈哈,跟着良哥混口饭吃而已!”

一路上,赵子良又连续跟好几户站在门口的人打过招呼,当赵子良等人走过去之后,这些村民们都凑到了一起议论纷纷。

“原来那个将军竟然是赵家老二啊,我说看着怎么这么眼熟,却是怎么都想不起来”。

“是啊,看样子这赵家是真的发达了,这可是将军啊,就算是整个县只怕都是头一遭啊!”

“咱们桑叶村这下要出名了!”

却说赵子良等人很快就回到了家门前,以前的土砖茅草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砖木瓦房四合院。

赵子良勒马停下,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打量着眼前这座新建的砖木瓦房,这时从房子大门内走出来一个穿着土花布衣服,头上抱着花布头巾,腰间围着围巾,手上拿着簸箕的中年妇人。

赵子良看见这中年妇人,马上认出来这就是大嫂,赵林氏!激动地叫道:“大嫂!”

赵林氏看着一身甲胄、血红披风、高大威猛的赵子良,手上一松,簸箕连同其中的黄豆全部落地,黄豆撒了一地,她神情激动,眼泪突然涌出来道:“二弟,是二弟吗?”

赵子良哽咽道:“大嫂,是我!子良回来了!”

“回来好,回来好······”赵林氏激动得不能自已,扑上去抓住赵子良的两个胳膊不停的打量着。

“长壮实了,长高了,也长大了,都成了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了,好好好!公公如果还在世看到你成了大将军,肯定高兴坏了,如今他老人家也含笑九泉了”赵林氏一边说着一边不停的抹眼泪。

赵子良道:“这些年家中多亏了大嫂,大嫂受累了!”

这话可谓是对赵林氏多年辛劳的肯定,而且是最有力的肯定,赵林氏听了忍不住又是一场眼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