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 (第1/4页)

赵子良听了冷哼一声:“哼,吐谷浑这芝麻小国被我大唐打得降了又叛,叛了又降,似这等反复无常之国,就应当尽灭之!”

说到这里,赵子良摆手道:“算了,不说吐谷浑了!说说骑兵营的事,刚才尔等也听到了,本将决定亲自训练、统领和指挥骑兵营,哥舒翰,你现在负责侦骑的事情,也不必每次都亲自去最前面侦查,你还是第一营副都尉,第一营有高秀岩统领,本将是放心的,第二营由张守瑜统领,本将军也放心,本将军担心的是第三营,董延光此人本事稀疏、喜欢钻营、对部下将士约束不严,军纪比第一营和第二营差了很多,本将军想让你去第三营做副尉,一方面好好辅佐他,另一方面加强第三营的军纪,你看如何?”

哥舒翰又不傻,当然知道赵子良的意思,当即答应道:“遵命!”

“好!”赵子良点了点头,对马璘道:“你的第一营副尉也别干了,来骑兵营给本将军做副尉,本将军不在之时,骑兵营由你统领,你初来乍到,资历浅、虽然跟着本将军打了一个胜仗,但军中还有不少人不认同你,所以你不可得意忘形,要更加努力才是,要多看多听多学习”。

马璘答应:“属下明白!”(未完待续。)

第341章 重建大斗军(2)

唐朝对步兵的操练已经有了完整、成熟的训练方法,王难得、高秀岩、张守瑜等人都对步兵训练颇为精通,这些完全不需要操心,如果胡乱更改操练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且王难得等人也不熟悉新的训练方法,训练效果会大大折扣。

对于步兵的操练,赵子良只是每日抽时间去步兵训练营地查看训练进度,找到不足、纠正错误,大部分时间都放在骑兵训练上。

军队的建设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训练,其次是思想,再次是武器装备和后勤。

训练事宜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在训练的同时也要进行装备和设施方面的改善,步兵训练方面,赵子良给训练场地上更换了大部分训练设施,增加了一些训练力量、灵敏、耐方面的设施。

骑兵方面,赵子良从全军中调拨六千匹战马配备给骑兵营,这已经是大斗军所欲战马的九成,除了战马之外,骑兵装备中的马镫、高桥马鞍、骑兵骑枪、腰刀、弓箭全部配备齐全。

骑兵的训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好在招入的新兵基本上都是河西人,本身都懂得骑术,对于骑术不错的这些新兵,想要把他们训练成精锐骑兵就不算太难,骑兵形成战斗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骑术,而这个问题对于大斗军新招的这批新兵都不是问题没有这个问题的阻碍,其他的一些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骑兵的训练,赵子良亲自制定训练方案,包括基础训练和战术训练两个方面,并且亲历亲为带兵训练,每日都有大半天的时间在骑兵营训练所在地。

骑兵营原本有六百老兵,但经过两场战斗,损失了一百多多人,剩下不足五百老兵,还有一千两百多经历过两站战斗的半老兵,为了让新兵尽快进入状态,赵子良让一个老兵带两个半老兵和两个新兵,把新兵和老兵掺杂在一起,虽然战斗力短时间内严重下滑,但短时间之内也没有战事,只要度过前三个月的基础训练,进入战术训练阶段,战斗力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尽管骑兵营的兵士们都有不错的骑术,但是赵子良依然每天都最少安排两个小时进行骑术训练,其他时间分别训练骑乘中的劈、砍、刺这三个战斗动作和骑射,战斗动作只训练劈、砍、刺这三个动作。

赵子良认为,对于普通的骑兵,只要把这三个战斗动作训练到位,经过长时间的不间断训练,一个骑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至于其他的战斗动作,太繁琐、太复杂,单个骑兵不需要训练太多的战斗动作,这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就好比练武,只要精通一门武功就已经是高手。

至于骑射,这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不停地练习射箭,骑射这个训练项目,需要大量的箭矢供应给骑兵们进行射箭联系,因此箭矢和弓弩的制造跟得上,不过用作训练的弓弩和箭矢不需要太好,因此制作的时间不需要花费太多,大斗军有专门的工匠们进行兵器、弓弩和箭矢的制作,赵子良只要把制作任务布置下去就行了,工匠们会按时完成。

不过对于赵子良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十万支箭的制造任务,这让工匠头子曹大人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不行不行,将军,不是下官和手下工匠们不出力,实在是您要求的时间太短了,一个月之内完成十万支箭矢的制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