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 (第1/4页)

来到刑场上,赵子良跳下战马,按剑走到刑台上来到背插标签、跪在地上崔光远,蹲在他们前面看着批头散发的两人。

“崔光远,当你和边令诚下令打开长安城们迎接叛军入城之时,可曾想到会有今日?你是皇帝临行前任命的长安留守,而你却不但辜负了皇帝的信任,而且还祸害了长安的百姓,你觉得你该死吗?”

崔光远抬头看了看赵子良,一脸的惨笑:“嘿,此时说这些还有何用?我要早知道你赵子良的兵马会来得这么快,我又何必枉做恶人?你赵子良应该比我清楚,如果你没领兵前来,如果让叛军攻城,一旦攻破长安城,叛军为了发泄只怕会把长安城内杀个鸡犬不留!打开城门我苟活一世,不开城门我还是要被叛军杀死,长安城也会毁于一旦,你他妈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

“所以你选择了承担骂名、保住长安城和百姓!我还以为你是因为崔家所在的博陵被占据而担心崔家遭到叛军的杀戮才选择投降的,原来你是心怀大义,我误会你了,但你选择投降的时机太不对了,人们只会认为你的贪生怕死才这么做的!你一路好走吧!”

赵子良说完走到边令诚面前蹲下道:“边令诚,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边令诚抬头用沙哑的声音道:“孟莹儿归你了,希望你好好待她,否则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赵子良直接起身走到他们的背后对刑场周围高声道:“原长安留守崔光远和中使边令诚在叛军抵达长安时不战而降,打开城门放叛军入城,致使长安城和全城百姓遭到叛军的肆虐和屠戮,中使边令诚心怀私怨,献媚进谗、陷害忠良,致使原范阳、卢龙节度使封常清、原天下兵马副元帅高仙芝惨遭杀害,此二人罪大恶极,今我大军就要拔营东征讨伐叛军,特用此二贼之头颅来祭旗,以此来激励将士军心、平息民怨,为百姓们报仇雪恨!现时辰已到,开始行刑——”

赵子良说完退到了监斩官的位置上,待两名刽子手准备好了只,他拿出一支令签丢在地上大喝一声:“斩!”

两道刀光劈下,只见两颗头颅滚落在地,无头尸体喷出大量的鲜血倒在地上不断地抽搐。

刑场周围的无数百姓无不大声哭着大喊:“杀都好,杀得好??”(未完待续。)

第675章 风不静树不止

崔光远和边令诚被斩首之后,刑场周围围观的数万长安百姓几近疯狂,纷纷大喊大叫想要冲破兵士们的封锁上前把两人的尸首撕成碎片,北庭军兵士们竭力阻拦才把百姓们挡住。

赵子良再次站出来大声道:“父老们请安静、安静!现在两个祸害长安的贼子已经伏诛,尸首就在这里,人已经死了,父老们的仇也报了,再糟践尸首也是无益,不如让他们早点入土为安,让他们罪恶的魂魄早点投胎,希望他们来世做一个好人!我大军马上就要拔营东征,希望父老乡亲们不要影响我们出发,大家都回去吧,都回去吧!”

百姓们听见赵子良这么说,也感觉自己的仇已经报了,心里的怒气也消了,再堵在这里肯定会影响大军启程,于是纷纷掉头散开,但并未离去,显然是想目送大军启程。

赵子良看着兵士们把尸首都送走,对李嗣业问道:“大军启程事宜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李嗣业站出来抱拳道:“启禀大帅,全军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拔!”

赵子良点头道:“好,传我将令,前军率先开拔,左中右后依次!”

“得令!”李嗣业抱拳答应后转身离去传达赵子良的命令。

赵子良又对楚歌以及旁边的臧希晏说道:“你们二人尽快完成防务交接,明日这个时候,楚歌你的人马要跟上主力!”

“诺!”

赵子良又对岑参道:“这些天收拢的溃兵要尽快重新编队并进行整训,我在前线等你们的好消息!”

岑参、郑三等人纷纷拱手道:“大帅放心,我等一定竭尽全力保证前线将士的补给、及时输送兵员过去!”

赵子良点点头,从亲兵手里翻身上了战马,又接过金钉枣阳槊,对亲兵们和麾下衙将、别将们挥挥手:“开拔!”

一杆崭新的帅旗高高竖起,旗帜上绣着一个鲜红的“赵”字,随着大军各营依次开拔,原本有些拥挤的大营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在大营附近驻足观看送行的长安百姓们不停地向这些正在离开的兵士们挥手,尽管他们哪怕不认识一个军中任何一人,也并不妨碍他们对这些北庭军将士击败叛军的期望。

赵子良大军离开灞桥大营之后,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