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 (第1/4页)

夏仙瑶也是这样一个虔诚的信徒。

虽然九华山风光无限,一路留恋,但丁灵修却心思并不在此,他手中的寻妖罗盘依然毫无反应,这看来就和他此前猜测的一样,火前坊一定已经隐匿起了自己的妖气,甚至很可能已经预料到他们会主动来到这里,这次行动似乎一开始就比想象中还困难。

下午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九子岩景区,四人乘缆车沿着万仞山壁前行,山顶站点雾锁飘渺,缆车行驶遇风轻摇,丁灵修望着窗外的景象暗忖,幸亏此时张善义不在身边,不然那个道士肯定会吓得惊魂动魄。

几人经过无比漫长的十几分钟终于到站。脚踏实地后,才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一路上,仁波切一直玩弄着钢笔,沉默不语,偶尔会和丁灵修商量商量对策。张强则和夏仙瑶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当邮差时遇到的离奇怪事,这些怪事丁灵修听过一遍,此时听起来感觉十分厌烦,就自顾自地掏出了一本父亲留下的破旧古书,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解除百鬼图上黑色妖气的办法。

九子岩景区上有华严禅寺,下有大兴和尚肉身殿。虽然不及前山庙宇廊阁林立,却是清闲幽静之好所在。现在不是假期,但朝山拜佛的游客仍然很多,一路上香花灯烛缤纷,商铺买卖十分兴隆。就连路边排挡早斋,一小碗笋丝也三十多块钱,所以才有当地人笑着说这“九华佛菩萨保远不保近”。

其中华严禅寺卧居山坳,背山面池,右手临溪,三面葱郁竹林环坡,一路上都有有路牌指引。九华全山路牌多为中英韩三语,主要还是因为这金乔觉和尚原本是高丽王子,至今韩国信众络绎不绝。

寺庙高宇依山转角,正殿明黄色内供三世佛,左右偏殿供地藏文殊。殿前香炉青烟缭绕,竹林幽静青翠,焚香默祷,祝来年顺吉;虔心感怀。

四人在这里拜佛完毕,远眺诸峰,顿时感觉天湛山青,危崖气分三色,参差交错,一时气象万千。丁灵修问了几个当地的商贩,听说狮子峰顶的景色十分壮观,而且有一座寺十分灵验,但就是山路艰涩,所以人迹罕至。

后来丁灵修怂恿夏仙瑶花了大把钱买了一些纪念品,这才经这个商贩指点,找到了索道后一隐秘小径,也就是狮子峰的登顶之路。

这条路十分隐蔽幽僻,看样子应该是山中僧人沿着山水流泻的痕迹堆砌了很多乱石,有的地方伐树堆固,还有岩面凿石为迹,使得这条小路勉强蜿蜒于山林之中。

山路崎岖,蜿蜒回转。一路上苍松翠竹,巨石错落。

因为山间几度积雪不融,隐有路迹,而且崎岖陡峭峭,艰难晦涩难行。这条独特的道路更是很少有游客痕迹。四个人走在这条小路上,因为脚下深浅不实,所以导致走起路来十分滑泞,十分困难。

于是几人只好折树枝做杖,渐渐可以来回地走动。

一路翻山越谷,左转右圜到一处陡坡高巨石,需要在石旁登上十几米高坡,然而另侧光平圆滑,只见树梢,而另外一侧却是悬崖峭壁,光是看一眼,就不免感到一阵胆寒。

但是既然已经走了这里,回来的路上也更难,虽然心里还在咒骂那个坑爹的小贩提供了这么一条艰难的道路,但几个人还是战战兢兢,手脚并用着攀登起来。

这巨石虽陡,砂岩质地拒绝粗粗糙坚实,只要一心低头向路,心无旁鹜,最终几人安然翻过来。他们翻过高低曲折转的碎石后,经过一处山角,忽然听到潺潺流水声,直到最近之前,有条溪水从岩缝,穿山越林奔流向下。

夏仙瑶看水质清澈,于是立刻捧水喝了起来。

“喂,你也不怕坏肚子!”丁灵修说。

“你懂什么,本宫才不像你那么矫情!”夏仙瑶说。

“呵呵。”丁灵修没有回答,点燃了一根香烟。

阳光透过森林洒落池面,光影荡漾岩壁,让人不禁感觉心中遥远。

又走了一段路,渐渐走入了山顶融雪化冻形成土壤,上面覆以腐叶质地松软,越过意处山头后更是豁然开朗,远处林木之后三峰幢立,两翼侧峰环拥一片坦地。

从这里眺望不远处的狮子峰,果然是奇峰伟立,雄狮高踞。

狮子峰一侧有千年古松生于危崖之上,周围灌木荒草丛生;古老而荒寂。登顶的道路路断绝,强攀则险,想要从这里上山倒还是比较容易,但如果想要登顶,果然还是有些难度的。

然而经过这一路的讨论,丁灵修和仁波切都一致认为,这火前坊很有可能就藏匿在狮子峰的峰顶处,或者那附近的某个山坳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