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今天不是有优惠吗,来的人肯定多,明天就不知道了。”王氏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阿娘,你就放心吧。今天尝过了我们这里的吃食,怕是以后他们就吃不惯别人家的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咱铺子里的客人,只能越来越多。”傅瑶笑道

“对,咱可有宝贝,鲜汤宝。”文德看见没外人在场,就小声地道。

可不是,别看这小小的鲜汤宝,今天的尝试足以证明,它将成为傅记财源滚滚的有力保障。

高兴过后,一家人又开始商量以后的打算。

“就是地方小了点,好多人都嫌这里挤。”

“那也是没办法的,现在先这样了,等慢慢好了再扩大。”傅瑶道。又说起了正式的分工。“明天开始阿娘带着赵婶和我做早点,舅母、崔婶和文德睡到中午的时候再起来,做中午和晚上的。这样就不会很辛苦了。”

要不然这一天的时间太长,劳动量也大,短时间可以坚持,但以后肯定受不了。

虽然现在有周兰和周雪在,但是她们毕竟不能常在这里呆,所以也只能暂时缓冲一下而已。

“嗯,这个主意好,我也觉得现在这样有点吃不消。”王氏也赞同。“晚上的时候早起的人就早点睡,剩下的人做收尾的事情。”

朱氏没有意见,文德见自己早上可以睡懒觉,也没意见。

几人又商量了一些别的细节后,院子里赵婶她们刚好把事情都做完了。王氏又把商定的决定告诉了她们。

然后大家歇下不提。

过后的几天,虽然没有优惠了,但是客流量也慢慢的多了起来。多是冲着她们的菜味来的,其实傅瑶知道这完全是靠了鲜汤宝的缘故。

只是这是她们全家人的秘密,是不能告诉别人的,就是王氏和朱氏,每次炒菜的时候放的鲜汤宝,对赵婶她们说的也是一种平常的调料。

秘方这种事,王氏很懂。以前在京城的时候,每个世家望族家里都会有几样别人没有的东西。有的大族,像三娘嫁到的赵家那样的,光私房菜听说就有一百多道,更别提别的了。

所以,某些方面来说,世家还是有很深厚的底蕴的。

傅记的生意越来越好,自然会有很多人打坏主意。要知道,在这样的朝代,几个女人是很难在外面撑起生意来的。可是傅瑶和王氏她们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还做的很成功。

这就让很多人眼红了,明的暗的破坏也不少。

幸亏有陈夫人在,时常派几个士兵过来晃一圈,这才没有人再敢来她们铺子捣乱。不过这也让王氏了解到了铺子里没个男人的难处。

“等过几天闲下来的时候我们去一趟陈府,一定要当面感谢一下陈夫人,”王氏揉了揉酸痛的腰,对傅瑶道。还有周兰和周雪也是托了陈夫人的福才在甘州一直呆了这么久,怎么说也要去感谢一下的。

傅瑶心疼的坐到王氏身边,帮她揉。

“没事,你也累了,多休息会儿吧!”王氏溺爱的笑笑,同样也心疼女儿,她们钱是挣了,可惜人也很累。

“阿娘,我听文德说咱们隔壁的门面正好要出租,我想要不把它租下来,咱们现在的店面实在太小了扩充一下好一点。”

王氏想了想,也觉得自家店铺是小了点,而且现在挣的钱虽然多半都交了税,但余下的也多。也不怕再扩大的,只是……

“五娘,我想着怎么样让你阿爹或者你大哥过来一个,以后铺子的事情就由他们出面了。你是个女孩子,眼看越来越大了,再这样抛头露面的不好。”

王氏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女儿的,每天让她招呼那些客人,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有,她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了。

“我知道阿娘是为了我好,只是阿爹他们哪有办法过来啊!”傅瑶皱眉道。

哎!这就是古代社会的不好之处了。他们觉得女子就应该养在深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抛头露面的。以前是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才让傅瑶里里外外的跑。

可是现在……

她们家已经不缺粮食了。

王氏见傅瑶怏怏的,连忙道:“阿娘也不是让你以后就不管了,你只是退居幕后了而已,生意上的事情还是要靠你的。其实还是跟以前一样,只不过以后执行的就换成了你阿爹他们了。”

“可是阿爹现在在百户所里,肯定不可能过来的,还有大哥,他在教刘百户的儿子……”傅瑶也觉得铺子里的确需要一个主事的男人。王氏和朱氏一直在后厨,前面就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