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拢�⒎ǖ裙�挥形�毡菊�±�妫��悄�狭思瘸墒率怠S纱说贾碌慕峁�褪牵�毡灸诟笤俅慰逄ǎ��诔鱿至饲苛业姆炊碛氤鸲砬樾鳌�

在绝大部分日本人看来,日本出兵出力,满洲应该划入日本的势力范围。

从某种意义上讲,联军出兵大清是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满洲地区而开战的导火索,日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战争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即澳大利亚正式独立,组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

这场战争,也暴露出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比如在占领京津之后,英俄两国就差点因为修建京津铁路岔路与俄国开战。在占领期间,英国、以及英联邦军队还多次因为军纪问题与其他国家的军队发生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澳大利亚联邦军队在维持军纪的时候,差点与法军拼刺刀。

显然,联军只是一群利聚之众。

共同利益消失之后,自然会四散而去。

在冯承乾看来,这绝对不是小事。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被迫与列强开战,那么利用列强的矛盾来瓦解敌人,也许是击败列强的有效办法。

更大的机会,还在大清。

联军入侵,让很多大清的有志之士认识到,一个连京城都守不住的皇朝,根本不可能使民族振兴。

一九零一年底,冯承乾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通过克虏伯等在大清开办了工厂的帝国企业,让十名由他亲自挑选的劳工代表回国务工。当然,务工只是公开的说法,冯承乾给这十个人安排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即在回到大清之后,积极联络有志之士,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行动。

随后,冯承乾给里希特霍芬男爵写了一封信,让他提供协助。

等冯承乾做完这些事,已经是一九零二年了。

这一年,英国皇家海军正式拨款建造“无畏”号战列舰,而持续了三年之久的布尔战争也将宣告结束。

受冯承乾影响,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布尔战争中表现得极为克制。

虽然这么做,等于疏远了荷兰,但是降低了英国的戒心,缓解了英德矛盾,为帝国争取到了更多的发展时间。

只是,需要冯承乾关注的事情还有很多。

比如,法国在摩洛哥的扩张已经对帝国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还有正在走向低弥的各国经济。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的阴云正在聚集。

第四十七章 摩洛哥危机

摩洛哥危机来得比冯承乾预料的早了一些。

自英国借埃及之名出兵苏丹之后,法国默认了英国在埃及的统治地位,并且与英国达成秘密协议,即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利益。这份秘密协议严重违背了在一八八零年签署的《马德里条约》,即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享有的通商权与其他权利一律平等。

一九零二年三月四日,德皇召开御前会议,专门商讨摩洛哥问题。

消息已经得到确认,法国在得到英国与俄国支持之后,已经正式向摩洛哥提出,在其监督下进行“改革”。

摩洛哥很重要吗?

如果仅仅是一块殖民地,摩洛哥并不重要,因为这个北非国家即没有资源、也没有市场与劳动力。

可是,摩洛哥不是单纯的殖民地。

这个北非国家扼守着直布罗陀海峡,丹吉尔港更是北非最佳良港之一,其地理战略价值极为重要。

帝国要想在地中海有所作为,联合意大利牵制法国,就得抓紧摩洛哥。

由此可见,摩洛哥不仅在北非地区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还直接影响到了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结盟战略。

御前会议只开了半个小时,在众多大臣的支持下,德皇做出了干涉决定。

帝国绝不能对法国在摩洛哥的行动熟视无睹,不然帝国在欧陆的威望,以及与意大利等地中海国家的关系都将受到影响。如果让法国完全掌控了摩洛哥,帝国将在欧陆上丧失战略优势。

德皇的决定很直接:即便通过战争,也要确保帝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冯承乾的任务是:帝国海军进行战争动员,做好与法国开战的准备,在战争爆发后封锁法国在大西洋上的港口。

三月六日,帝国首相卡普里维正式向法国发出外交照会,要求法国立即终止在摩洛哥的单方面行动,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给出正面答复,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将在三月七日十八点进行战争动员。

战争动员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