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我一怔,原以为仲连城在垂死的时候要交代关于大河的事情,没想到竟然一下子把话题扯开。不过这种人是不会说废话的,我楞了一下之后就点点头,示意知道。我虽然从小没有念过书,但听村子里的老人们没事闲扯,各种各样的民间传闻轶事听过不少。刘伯温就是刘基,是朱洪武手下第一谋士,被后世传的很神,在我的印象中,那一直都是跟诸葛孔明相提并论的人物。

仲连城开始讲述,说的都是过去的事,我大概还能听的明白。元末的农民起义,根源就是从黄河开始的,据说是从黄河里挖出一尊独眼石人,身上印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几个字。刘伯温的主上朱元璋从义军中开始起家,势力逐渐壮大。当时就是刘伯温出谋划策,给朱元璋制定了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让朱元璋在长江流域站稳了脚跟。

元末的义军太多了,除了穷苦农民,还有地方豪强和门阀也揭竿而起,到了后来,元政府已经无力全面镇压地方起义。最终,盘踞在长江流域的陈友谅和朱元璋成为义军中最强大的两股势力,一山不容二虎,在覆灭元政府之前,陈友谅和朱元璋首先要进行火拼,确定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最终统治权。

当时,无论从大势,实力种种因素来看,朱元璋都是斗不过陈友谅的。后世的一些传闻中说,陈友谅找到过一块天下最绝顶的风水宝地,这块宝地叫做太极晕,陈友谅就把自己的老母活葬在这块风水宝地里面。

第三百八十五章 终极之秘

那种绝顶的风水宝地太极晕也是被传的玄之又玄的东西,传闻,把家里的直系长辈活葬在太极晕中,至多到下一代,族里必然要出一个君临天下的帝王之身。

在这种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刘伯温开始思变,他悄然从长江流域暗中来到了当时尚处在元政府统治下的大河。那都是很久很久之前的陈年旧事了,而且刘伯温来大河做什么,他也不可能明说。但就在刘伯温来到大河之后,南方的局势发生了变化,朱元璋在鄱阳湖杀灭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这一站彻底奠定了朱元璋在长江流域的霸主地位,随后,他再接再厉,扫灭南方诸雄,继而挥师北上,攻克大都,颠覆了元朝在中国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征战且大获全胜的大战役。从此,中国开始了明的统治。

〃没有人知道刘伯温在河滩具体做了什么,但是我敢肯定,他必然动了大河河底的东西。〃仲连城道:〃就是因为动了大河河底的东西,天下大势才会发生那么惊人的逆转。〃

按照道理说,朱明王朝建立,刘伯温有擎天之功,然而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却复杂且怪异。他不肯重用刘伯温,建国之后,只给刘伯温封了伯爵(中国古代爵位,大多是以公侯伯子排列的),但是他又不肯放弃刘伯温,因为他知道这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

〃刘伯温,知道这条大河里的秘密。就借助这个秘密,才辅佐朱元璋问鼎天下,朱元璋感激他,又怕他,他怕刘伯温泄露出这个秘密。〃仲连城道:〃那个时候,大河滩已经有镇河的七门了,刘伯温并没有妄动,只是取巧借助了大河底的一部分力量。陈家兄弟,你听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

我在思索,仲连城讲的这件往事,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处在绝对劣势下的朱元璋,就因为刘伯温孤身来到大河滩走了一遭,继而就逆转困境,天下大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大河河底的东西,改变的,不仅仅是人的命格?〃我忍不住转头看了仲连城一眼,道:〃是天下的大势?〃

〃你说对了。〃仲连城道:〃玄黄祖鸟化为飞灰,再也没有什么能镇住河底的东西,那些东西一旦到了合适的时机,影响的,会是天下的运势。〃

〃河底,到底是什么?〃

〃这些话,如果不是我将死了,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说,不光是我,就算你们七门的人,除非大掌灯相互交替时,才有可能透露。〃仲连城猛烈的咳嗽了两声,我感觉有血滴飞溅到了积雪上,他强撑着喘了口气,道:〃河底是一幅图,河山大运图。〃

很多线索,一下子就因为这五个字而串联上了。这条大河,是蚩尤开出来的,那幅图,也是他留在河下的。

〃自然道的九天玄女,在始祖被轩辕黄帝大败之后,赐给了他两页天书。那幅图,就在天书里面。玄女慈悲,是看三苗九黎的百姓居住在偏远的南疆,虫瘴密布,穷山恶水,她只想让始祖用这两页天书去改南疆的大运走势,但是始祖执念太深,把这幅图铺在中原,铺在大河下,要颠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