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齐妙笑着点头道:“是啊,白家全家出动,老太君和夫人少爷都来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就将牛羊都送来了。只可惜如今臣妇住的地儿没有那般宽敞,也没有余力去侍弄这么多的牛羊,索性就都送了人。今儿个入宫来还特地带了新鲜的羊肉来,已经交给御膳房预备去了,稍后还请贵妃娘娘尝一尝。”

“嗯。那是一定的。昨儿个皇上也被徳王说的起了吃锅子的性子。只是那白家的居心……哼。”万贵妃话未说满,意思却已经表达的清楚。永寿宫中服侍万贵妃的人没有不惧怕的,当即殿内的气氛就紧张了起来。

齐妙知道万贵妃是心疼他们,忙安抚道:“如今倒是也没什么,将牛羊都散给了寻常百姓家里去,也算是借了他们此举做了好事。”

只要一想到白家知道此是之后会有多恼火,万贵妃就觉得消气儿了不少。

婆媳二人便闲聊起来,他们不是寻常的婆媳,自然也不会有旁人家婆媳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万贵妃满心都是儿子的幸福,对于治好了白希云的齐妙自然是满心的疼爱和感激,虽然不能在人前过度的表现出对齐妙的看中,但依旧不难看出她对齐妙的喜欢。

两人闲聊片刻,很快就到了晌午,皇帝也带了二皇子和白希云来。

齐妙就在玉莲和孙德全的服侍之下去了小厨房,和御厨一同预备了锅子来。

因有御厨和那许多御膳房的宫人们,齐妙并不需自己多劳作,她和不藏私,将自己做锅底的方法直接告诉了御厨,只在一旁瞧着,时常的叮嘱两句便是,御厨就是上一次与齐妙学习做药膳的,对齐妙这般传授自然感激,对待她也更为小心谨慎。

不多时锅子摆上,齐妙配置的粟米黄金汤锅在黄铜锅子中翻滚着热气和浓郁的香气,其中她兑了提味儿有有益于身体的药材,又配置了味道极好的鲜虾酱碟,碧绿的青菜,红嫩的羊肉,新鲜的鱼肉片与虾肉,加之众人围坐圆桌旁的温暖气氛,这一餐虽不如宫中御宴那般将就,却多了许多温馨的气氛。

齐妙的手艺好,皇帝和徳王都吃的食指大动,额头鼻尖儿都冒了汗,中途连厚实的外袍都脱掉了,此时也未曾将就什么食不言,间或闲聊一些实事朝政,白希云和徳王一唱一和,每每针砭时弊,都能叫皇帝听的心情舒畅,加之此番就是为了要让皇帝开怀,白希云和徳王根本就不曾提起北方大雪有可能引发雪灾的事,皇帝也未曾故意去说,是以一餐下来,众人都极为尽兴。

饭罢,皇帝接过苏名博送上的帕子擦了额头和脖颈上的汗,又漱了口,这才笑着对齐妙道:“子衿有你这么个媳妇儿可真真是有口福了,你做的那个锅子怎么那么好吃?”

齐妙忙起身来回话,笑着道:“回皇上,臣妇预备的果底种加了药材,是以味道别致一些。”

“瞧瞧,别人吃锅子只图个味儿,也都是吃腻了的味道,齐氏每一餐都考虑用药,跟开方子似的,看来她对待医术着实是极为认真啊。”

“皇上说的是。”万贵妃也笑着点头:“臣妾平日的饭量您是知道的,今儿个却也不知不觉的多用了一些。”

皇帝笑着道:“子衿在徳王身边,也学了不少的朝中之事,齐氏又如此蕙质兰心,这一对儿小夫妻朕瞧着喜欢的紧,如今看着倒不只是看臣子,倒像是在看朕的子侄一般。”话锋一转,皇帝的语气冷了一瞬:“只是却有人瞧不上朕看重的孩子。”

万贵妃一想到亲生子受的那些委屈,心里也跟着憋闷,只是碍于二皇子还在此处,她并不能表现出来。

白希云便道:“臣多谢皇上挂心。只是如今臣也已看开了。不轮臣是姓白还是姓林,不论旁人怎么说怎么看,臣心中看重之人肯对臣真心相待,如皇上于臣之信任,如徳王于臣之友谊,如齐氏于臣之忠贞,如此便已知足,再不求其他了。”

白希云的话着实是有拍马屁的嫌疑,可是此时此地此景此情说出,却着实叫在场之人听了心中动容。

如此一来,更加觉得白永春他们一家子极品真真是瞎了眼,这么好的一个孩子竟然不疼爱,反倒百般逼迫。

齐妙见刚才活跃起来的气氛有些紧绷,忙笑着道:“皇上不必为此而挂心,毕竟夫君又不是银票,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的。”

一时间满是静默。众人都是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皇帝、万贵妃、徳王,包括白希云都禁不住笑了起来。

皇帝哈哈大笑着点指着齐妙,道:“你这个丫头,说的倒也是,可不正是如此么,能讨每个人喜欢的八成也只有银票了,子衿,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